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文主要利用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中国城乡家庭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并试图从个人生命历程的视角探讨未来家庭结构的变动趋势。与以往研究不同,考虑到目前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数量不断增长的特点,本项分析将从数量和结构两个角度分析家庭结构的变动特点。由于我们使用的主要数据为普查长表抽样数据库,家庭数量的分析需要通过抽样比进行还原,本章将着眼于以下几个方...
文章首先指出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基础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其次,文章重点分析了农民的群体特征、农村和土地的关系、基层政权和农村组织、乡镇企业等问题。
本文首先,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人口和经济发展的有关统计数据,对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年龄结构变动过程和经济发展的现状做一个梳理和分析。其次,利用描述性统计的分析方法,找出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特征。进而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部地区人口的几次重大转变过程及其转变的原因进行阐述,并对西部地区人口年龄结构在几次转变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进行基本判断。
当代中国家庭已经并正在经历剧变,这些变迁给社会稳定以及维系社会正常运作的各项社会政策带来巨大冲击,由此将中国家庭政策的完善与改革提上议程。而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政策就是家庭政策”(Kamerman & Kahn,1978),任何在家庭以外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都不能取代家庭的功能,而只是政府以不同程度和方式对家庭责任的分担,政府乃至社会对家庭及其功能的...
本文首先将中印产业结构的初始状况进行比较,然后将20世纪4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中印产业结构变动进行比较,最后介绍了中印改革后的工业政策调整及产业结构变动比较。
2007年,民办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数量和在校学生数量继续发生变化,反映了不同教育政策的影响。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发展状况表明,我国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给农村民办学校带来不同的命运,而受生源等因素影响,城市民办学校也出现萎缩。然而,部分省市出台了令人鼓舞的民办教育政策,期待民办教育体制有更大的突破。
当代中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时期,在我们看来,2000年以后中国社会的转型特征逐渐突出,不仅民众的就业方式、居住环境发生了变化,而且人口结构出现了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的改变。作为绝大多数民众基本生存单位和载体的家庭在深刻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我们知道,家庭结构是家庭成员关系、生存方式和家庭功能的直接体现,并可显示民众的居住偏好,对家庭形态...
在我国,人口普查中的家庭户很大程度上是户籍管理制度的产物。按照这一制度,每个家庭户要确定一人为户主。而在家庭内部,也往往有主事之人。多数情况下,户主和主事之人具有一致性。就中国当代而言,户主及其配偶多协商决定家庭事务,我们称其为户主代或户主代位。那么,两代及以上家庭中户主由谁或哪一代人承当?起主导作用的代位是如何形成的?户主和户主代位的构成是否有变化?一般来...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