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卫生技术     检索到  32870  条相关信息

富裕地村是蒙汉民族杂居地区,历史上,人们使用蒙汉两种语言交流。20世纪六七十年代,蒙古族村民之间交流仍然使用蒙古语,与汉族村民交流则夹杂着蒙古语单词,或带有蒙古语语法的表达习惯。蒙古族村民家庭称呼上既有汉语的称呼,也有蒙古语的称呼,例如在大富裕沟于姓家庭,当时称爸爸为“阿布”,称婶子为“嘎嬷”,称大娘为“大嬷嬷”。有不少蒙古族家庭,给孩子起名字时,仍然使用蒙...

作者:出版时间:2012-09-01
关键词:

乌日根呼格吉勒嘎查建制相对晚一些,20世纪60年代才设置。关于该地区人们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接受教育方面的资料很少,嘎查老人们能够提供的信息也非常有限,所以只能从全旗的总体情况推测或间接了解当时的情况。根据苏尼特左旗教育局提供的资料,该地区在清朝,只有王公贵族和牧主富人们才有学习文字的可能,牧民群众90%左右都是文盲。当时传播文字教育的主要是私塾和寺庙学校。办私...

作者:出版时间:2018-06-01
关键词:

本文分三部分讨论了乡村技术赋能的条件,即技术下乡。第一部分是有关技术下乡的三个客观依据:城乡间技术鸿沟与发展能力差异、乡村技术落后的原因和技术下乡的支持因素。第二部分论述了技术下乡的理论辩护,分别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宣示及该战略落地的技术支持。第三部分对桃源村这一信息技术重构乡村社会个案进行介绍,包含信息技术重构的情境和过程、信息技术与乡村社会的互动机制“结...

作者:王丹 出版时间:2023-10-01

健康是生活和工作的基础,卫生和计生服务是政府对公众身体健康的基本保障。相对而言,农民工群体的工作条件更为恶劣,生活环境更差,更容易暴露在疾病风险之中。新生代农民工大部分处于婚育年龄,他们无法得到来自父母和亲属的支持,更需要从公共机构中获得计生、婚育、健康等方面的服务。本文主要研究讨论了农民工的卫生计生服务。

作者:刘国翰 李勇 出版时间:2016-12-01

晚清时期,疫病频发。疫病防范与处置的不断“政治化”,激发并促进了“身体保护”向“民族防卫”的转变。在这种背景下,卫生开始凸起,医学则成为救国的大计;日趋加剧的国家危机,既彰显了民众的基础地位,也要求着民众的“再造”:持续的“新民”展示了一个不断从身体到行为和纪律的规训过程;在救国新民的宏大政治中,医疗不仅经历了“废止中医”的风潮,也开始迈开下乡的步伐。

作者:出版时间:2011-09-01
关键词:

文章从公立医院、卫生计生服务能力建设、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等九个方面回顾了2016年江西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成效,围绕当前发展中存在的医疗卫生服务供需矛盾、体制性机制性矛盾等突出问题,从全面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大力组织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等九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作者:江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课题组 出版时间:2017-06-01

本章主要梳理了现代医疗卫生事业在富县农村的出现和初步发展。

作者:田孟 出版时间:2019-08-01

为探究2022年海南卫生健康领域的高质量发展状况,本报告通过构建海南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从投入、运行、支撑和产出四个维度运用熵值法加以分析,同时结合纵向和横向比较。研究发现,海南省卫生健康得到进一步发展,卫生健康产出质量较高,卫生健康服务得分较低。与其他省份相比,海南省卫生健康投入指数较好,但运行和产出仍存在较大差距。从而本报告提出通过提升基层卫...

作者:马东 段玉柳 龚衍花 冯文 出版时间:2023-11-01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