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书通过阐述旅游业的区域性及其竞争与合作关系,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旅游合作的演进轨迹、空间格局、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进而从理论上界定政府、旅游企业和非政府旅游组织等区域旅游合作主体的地位和作用,研判旅游基础设施、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产业和旅游环境的区域旅游合作领域,并对行政推动、市场调节、协商解决、法律保障和人文融合等区域旅游合作机制进行梳理。在此基...
区域旅游合作是指在合作区域内,围绕着旅游者的空间流动,合作各方采取各种措施促进资本、劳动力、物资和信息等要素的空间流动和优化配置,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优。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内在潜质最佳、创新能力最强、发展前景最为看好的经济区之一,也是中国旅游业最发达地区之一。深入研究分析长三角地区旅游合作的阶段和特征,正...
从掌握的文献资料看,很少有学者对区域旅游竞争的内涵给出严格的界定。
区域旅游合作是指区域范围内不同地区之间的旅游经济主体,依据一定的章程、协议或合同,将资源在地区之间重新配置、组合,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旅游经济活动。
随着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本文从我国区域旅游经济运行出发,从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三个方面分析我国东、中、西部旅游发展格局,并总结了我国区域旅游发展的特征和经验。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区域旅游发展的趋势进行了预测,认为在一段时期内,我国区域旅游还会存在地区发展不均衡态势;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区域旅游将会受到一定的冲击,但...
珠江三角洲区域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地区,土地面积共4.17万平方公里,占广东省总面积的23%;人口按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为4077万人,占广东省总人口的47%,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433人,是华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海岸线总长达3368公里,沿海岛屿759个,有珠江、韩江等江河流过,其中珠江全长2122公里,是中国第三大河流。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逐步呈现出由南向北梯次推进的总体态势,环渤海地区也成为继珠江三角洲区域和长江三角洲区域后中国又一具有巨大潜力的经济开发区。虽然环渤海地区较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尚存很大差距,但由于其雄厚的经济基础及在环渤海区域地缘政治、经济中的地位,使其发展前景广阔。作为高度依赖社会经济发展的旅游业,环渤海经济区的崛起和繁荣为环渤海旅游...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