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区域分工     检索到  35625  条相关信息

尽管目前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加速推进,但区域内部经济关联度仍然较低、一体化进程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东北经济的整体竞争力。东北区域需要围绕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等多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打造东北经济发展的内部“凝结核”, 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本文回顾了东北区域产业分工与经济合作的现状,并对促进区域分工与合作发展提出了思路。

作者:丁晓燕 张丽娜 出版时间:2007年12月

在新时期下,如何应对来自外部的逆全球化呼声,将是一个不得不考虑和研究的问题,引起了各个领域学者的兴趣和关注。除了地区宏观层面的探讨,企业层面理论的突破给予全球化产业间分工新的解释,与传统贸易理论从产业或者同一产业内部之间的差异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问题不同,新新贸易理论从企业的异质性角度对国际贸易进行重新阐释,得到了更为丰富的结论,这也是新新贸易理论的生命力所在...

作者:张其仔 许明 出版时间:2020年11月

安徽在参与泛长三角发展分工的过程中,重化工业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首选,另外参与泛长三角发展分工皖江要先行,因此打造皖江重化工业基地的突破口在江北。

作者:宋国权 出版时间:2009年03月

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是安徽提升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地位的现实选择。在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的过程中,安徽省首先要全面对接,打造参与泛长三角发展分工的平台;其次要重点突破,做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这篇大文章;最后要强化自身,努力实现与长三角的互动发展。

作者:沈卫国 出版时间:2009年03月

本文主要介绍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的国际化分工和定位。

作者:广西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出版时间:2012年03月

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机制的形成是城市圈发展成熟的显著标志。本文首先按照区域产业布局理论,提出武汉城市圈产业分工与合作的空间发展模式,然后从确立城市圈内各城市的主导产业定位、实施产业梯度分工和配套发展、培育产业集群三方面提出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形成新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体系格局的对策建议,从而促进武汉城市圈实现产业一体化的目标。

作者:冯莉 张秀生 出版时间:2010年07月

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实施的一项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尽管西部大开发战略促使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指标相比过去有所好转,但西部地区产业发展滞后的情况并未得到有效改善。对于西部地区产业发展提升有限的原因学界也没有明确的分析与解释,本文基于西部大开发20年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的基本事实,分析西部地区区域产业分工情况,对制约西部地区产业分工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试图...

作者:高煜 雷淑珍 出版时间:2019年10月

本章首先通过引入空间经济学的经典理论模型,以说明城镇化进程中通过有效的城乡功能分工有助于实现区域、城乡的协调发展;其次,探讨回顾和总结河南省在推进城乡协调发展进程中业已进行的政策实践及经验所得;最后,本章将梳理河南省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构建现代城乡协调发展体系的实施路径。

作者:王春晖 出版时间:2019年09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