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学生流失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在其现代化进程中普遍面临的严重问题。在中国,流失问题更为严峻,已日益引起我国社会各界的关注。1980—1988年,我国流失学生达3700多万人,约占我国现有文盲总数的15%之多。仅1988年全国普通教育各级各类学校流失学生达757.7万人,比1987年增长34.3%,比1986年增长38%。
我国人口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而东北地区面临的人口问题更为复杂和严峻。本书以吉林省为例,通过梳理我国东北地区流出人口的变动过程,总结流出人口的主要特征,揭示影响流出人口就业与收入的主要因素,并对我国东北地区劳动力供给情况进行预测,进而对我国东北地区缓解人口流失、增加劳动力供给提出对策建议。
人口数量对于各地区的经济、环境、教育等领域都会产生广泛的影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总数为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而乡村发展作为政府目前的重点工作方向,其人口数量的变化同样影响着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落实与推进。本研究对东北三省乡村地区的人口现状及趋势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导致人口流失的原因,发现就业机会减少、收入水平不高、基础设...
固始县位于河西省东南隅,南依大别山,北临淮河,境内地形复杂,人口众多,灾害频繁,素有“老、大、穷、远”之称。“老”那指固始县历史悠久,是革命老苏区;“大”即指固始县为河南省第二大县,总面积2,916平方公里,总人口l,295,769人;“穷”即指固始县经济贫困;“远”即指固始县地处偏远,远离省会和铁路线。
本文的主要结论集中在吉林省人口流动现状、吉林省流出人口就业状况、吉林省流出人口收支状况、东北地区少子老龄化变动情、东北地区劳动力供给影响因素、东北地区未来劳动力供给预测六个角度,并依据其研究结论给出四条对策建议,具体为: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吸引人才;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工资待遇;保障边境地区人口安全;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吸引劳动力回流。
本文首先介绍了追高来村劳动力就业转移的现状,其次介绍了其劳动力转移就业成效,最后介绍了劳动力转移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整体来看,东北地区少子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降低,劳动力供给不断减少。20世纪90年代的低生育率开始反映在劳动年龄人口的补充不足上,而持续的低生育率加剧了少子化问题,少子化又进一步加剧了人口老龄化程度,老年人口比重逐年稳步上升的同时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收缩,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东北地区人口红利消失殆尽,劳动力供给减少。在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因素分析中,...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劳动力转移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分析,可以看出,河南省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还很低,劳动力转移除了在速度和规模上滞后以外,在内部结构上也不尽合理。本文主要讨论,基于这样的现实条件河南省农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问题。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