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当前,我国已具备利率市场化的基础条件,银行业已经具备应对利率市场化负面影响的能力。然而,与各国10~15年的利率市场化完成速度相比,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过于缓慢。长期利率管制违背了市场和公平的原则,商业银行获得长期垄断利润,丧失业务创新和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动力;长期负利率侵蚀了居民财富的实际购买力,与扩大居民消费目标不符;不利于国际社会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本章主要介绍了宏观调控促使货币信贷收 “紧”,2004 年金融调控以数量工具为主,2004 年金融调控所存在的问题,2005 年金融形势展望及货币政策建议等内容。
2017年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年,“三去一降一补”成为全年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去杠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之一,地方政府如何去杠杆成为工作重点。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债务杠杆水平对其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西部地区地方政府杠杆水平进行分析,在路径选择基础上,提出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债务去杠杆的政策措施。
民间金融利率是民间金融市场的资金价格,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间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态势,是民间金融市场的核心问题。由于民间金融具有分散性、隐蔽性的特征,加上地区差异,我国各地的民间金融利率形式呈现多样性。
贷款通常是机构最大的资产,小额信贷利息收入构成了小额信贷机构的主要收入来源。因此,在决定小额信贷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上利率水平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在银行与企业或个人的关系中,最重要的就是利率,也就是说,贷款资金的价格——利率决定了资金供给者有多大的激励去放贷,同时也决定了企业或农户有多大的有效需求。当利率太低时,银行无利可图,收益不能抵消成本,则不愿意提供信贷服务。反之,当利率太高时,企业或农户的融资成本会高于其可能收益,这时他们则不愿意得到这种得不偿失的融资。均衡的利率处在供需双方都能接受的区间,利...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