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凤台     检索到  30  条相关信息

文章介绍了凤台融入省会经济圈需要发挥资源优势,优化发展环境,在对接中促进城乡一体化。首先,文章介绍了凤台融入省会经济圈、参与长三角区域合作分工的优势和基础,包括丰富的能源优势为合作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持续的努力打造了坚实的农业发展基础,良好的区位环境有利于加快产业互动,悠久的历史文化使旅游合作存在着较大的潜力。接下来,文章又分析了凤台融入省会经济圈、参与长...

作者:姚多咏 出版时间:2009-03-01

凤台县位于淮河中游、淮北平原南部,县域呈东南、西北斜形,南北长50千米,东西宽约42千米,面积1100平方千米,耕地面积46100公顷,水面16万亩,总人口73万。凤台县辖16个乡镇与1个经济开发区,共264个行政村。凤台县是皖西北七个地市中唯一的安徽省10强县,先后被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水利先进县、中国民间艺术花鼓灯之乡、中国民...

作者:出版时间:2014-08-01

文章首先分析了2008年淮南市经济的特点:工业经济仍保持较快增长势头,煤、电行业发展势头强劲,各类所有制企业保持较好增长势头,县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制造业发展成为新亮点;之后又介绍了淮南市煤炭产业发展情况:淮南市煤炭储量丰富,具有进一步大规模开发的资源优势,具有区位优越,煤电销售市场广阔,水资源充沛,淮南具有进一步大规模开发煤炭的经验和基础设施优势;然后文章又...

作者:李亚 出版时间:2009-03-01

2013年,凤台县总人口771440人;地区生产总值222.0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8.2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4605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6亿元,同比增长8.6%;固定资产投资额115.59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5亿元,同比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216.7元;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8377元,...

作者:出版时间:2015-08-01

本部分内容介绍了实现“T”型战略的概念及背景、现实意义、途径和措施。实施“T”型战略的现实意义有:合淮工业走廊是淮南市实施合淮同城化,加速融入省会经济圈的必然选择,“两带四区多园”是淮南参与泛长三角合作分工的重要载体,实施“T”型战略是淮南市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城市转型的重要举措。实施“T”型战略的主要途径和措施有:加快规划建设,打造软硬皆优的载体环境;加大招...

作者:曹勇 出版时间:2009-03-01

本部分内容是合淮两市积极推进农业经济发展一体化。文章首先介绍了合淮两市农业经济发展现状,然后分析了构建合淮两市农业经济发展一体化格局的基本思路:第一是把淮南打造成合肥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然后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加强项目对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接下来依托合肥科技优势,加强技术对接,提升淮南市农业发展水平;最后主动抓住合肥大开放、大发展的机遇,加强农业部门对接,实...

作者:赵期中 出版时间:2009-03-01

本部分内容是淮南市凤台县发挥资源优势,不断拓宽与泛长三角区域产业对接的新路径。首先是分析形势,准确定位参与泛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和目标;其次是抢抓机遇,牢牢把握参与泛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动权;最后要借势布局,不断拓宽与泛长三角区域产业对接的新路径。

作者:赵春阳 出版时间:2009-03-01

“两型城市”是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特征的社会发展形态,是资源型城市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金钥匙”。作为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淮南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经济发展仍存在着发展不足、发展不优、生态环境压力较大等问题,面临着“矿竭城衰”的资源型城市共性难题,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战略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着力优化发展战略和路径。因此,构建“两...

作者:杨振超 出版时间:2011-03-01
首页上页1234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