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农村正规金融     检索到  34839  条相关信息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必然要求加强农村金融供给。近年来,湖南农村正规金融服务“三农”力度与质效不断提升,但也还存在供需结构失衡、抵押物评估处置难、风险收益不对称等问题。要积极顺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要求,精准施策,加快完善湖南农村正规金融供给。

作者: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出版时间:2020-07-01

本章主要介绍了非正规就业的概念,资源型城市的非正规就业,资源型城市非正规就业者的社会保障等内容。

作者:王美艳 吴要武 出版时间:2005-08-01

本文关注的是城市非正规就业,分析了这一制度安排对“农民工”群体客观生存状态和主观动机态度的影响。首先,本文简要介绍了“农民工”就业的非正规特征,研究了非正规就业的本质。其次,本文分析了“农民工”非正规就业的影响。最后,本文从“农民工”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农民工”所持有的以身份为基础的市场逻辑,并指出“农民工”的市场逻辑是农民工非正规就业和居民地位分化背景下公...

作者:徐法寅 出版时间:2020-08-01

互联网金融与“三农”有着好的契合基础。“梁启超不可能定理”表明,在农村地区,非正规金融仍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互联网金融无论是作为正规金融的补充,还是作为非正规金融模式,都存在超越“梁启超不可能定理”的可能性。其核心是互联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信息不对称性,更好地服务于长尾市场,并为长尾人群积累信用资本建立良好的基础。这种模式还能使城市资金反哺“三农”领域。在...

作者:李勇坚 出版时间:2017-12-01

扩大农村消费,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持,对农村地区的金融支持能够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对于拉动内需具有重要作用。扩大农村消费的金融支持途径是积极完善小额信贷制度,大力发展微小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合作金融功能,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作者:龚晓菊 杨德勇 出版时间:2011-04-01

本文首先介绍了非正规部门与城乡就业矛盾,分析了中国非正规部门的现状,提出了缓解城乡就业矛盾的政策选择。作为资源相对匮乏、人口众多的中国,就业问题始终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基本问题。面对中国城乡就业的矛盾,城市政府不应当从计划经济的理念出发,通过“加强管理” 、人为限制甚至清退外来工的办法来增加城镇人口的就业。

作者:张兴华 出版时间:2002-04-01

在前文的研究中,我们从目标、原则和思路等方面出发,构建了农村小型金融组织“适应性”成长的实践框架,这个框架对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具有指导性作用,是未来我国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健康成长的纲领。本章以及第六章、第七章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适应性”成长的实践框架进行的,将实践框架的一些基本要求和具体对策进行“落实”。本章主要研究农村小型金融组织“适应性”成长...

作者:周孟亮 出版时间:2016-12-01

现阶段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发展中,国家中农村劳动力城市转移就业的主要渠道是规模庞大并不断扩展的“非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快速发展的背后原因,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存在类似,但也有制度区别。非正规就业的发展趋势是私营和个体企业就业,同时也是中小企业就业。此外,本文还对新古典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经典理论,根据“前提假设”的视角和“实事求是”的标准,进行了批判与继承相...

作者:郑少武 程湛恒 出版时间:2012-03-01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