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农村信用合作社     检索到  223  条相关信息
来源:富宁信息(2014)第133期发布时间:2018-09-25
关键字:富宁县 发展 红色股份 提升发展 合作社

1984年,中国政府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农户再度成为生产经营的主体,农户的融资活动日益活跃。伴随着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农户融资渠道日趋多样化。农户的借贷网络中主要有六条借贷渠道:一是传统的私人借贷渠道;二是国家银行及农村信用合作社渠道;三是钱会渠道;四是农村合作基金会;五是集体经济组织;六是新兴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机构...

作者:赵学军 出版时间:2018年10月

从1958年到1984年,中国农村实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农户不再是独立的生产单位,不再为生产经营融资。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经济的主要信贷资金需求方是集体经济组织,为扩大生产经营而借贷。虽然农户也是信贷资金的需求方之一,但农户几乎全是为了满足生活性需求而借贷。农户的借贷渠道更加单一,大体上看,有三个借贷渠道:一是正规金融机构如国家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但这...

作者:赵学军 出版时间:2018年10月

20世纪50年代初期,土地改革完成后,农户从单独生产经营,逐步在互助合作化运动中走向了集体化,最终被纳入了人民公社体制。在人民公社体制建立前的20世纪50年代前期,农户为了生产经营、生活消费的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借贷。与20世纪30~40年代相比,现代金融体系卓有成效的建设,让农户可用的借贷渠道增多了,但社会环境的变化也使农户失去了某些传统的借贷渠道。这一时期...

作者:赵学军 出版时间:2018年10月

从金融体系的机构组成来看,我国现行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比较完备,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建设,在机构设置上形成了相对齐全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这种体系基本上满足了农村金融服务要求。农村金融支持体系包括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两部分。其中,金融中介占主体地位,金融市场中除民间借贷较为活跃外,其他各部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很小,对 “新农村”建设的支持远远不够。金融中介又...

第一个发展时期从20世纪20年代到1949年。这一时期的合作社运动,分为三个分支,一个是民间发起的合作社运动,一个是国民党政府发起的合作社运动,还有一个是共产党发起的合作社运动。这一时期的合作社,是以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农村运销合作和信用合作为主,大部分处于分散试验阶段。第二个发展时期从1949年到1982年。这一时期的合作社,以建立在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的...

作者:杜吟棠 出版时间:2010年03月
来源:娄底新闻网发布时间:2018-09-25
关键字:新化县 农村信用合作社 精准扶贫
来源:大关县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9-04-06
关键字:大关县 务工贷款 脱贫致富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