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2017年农业农村信息化新闻舆情基本平稳,媒体报道逐渐走向“细”和“实”;微信舆情异军突起,成为影响舆情走势的重要力量。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电商减贫大会、首届全国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博览会等事件被舆论积极关注。舆情反映出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已经全面下沉,从政策部署走向普遍实践。
当前,网络舆情空前活跃,人们对民生、贪污腐败、社会道德等热点问题高度关注,并形成了一种强大的舆论压力。网络舆情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一些问题和倾向也逐渐显现。面对现实社会中复杂的利益冲突和网络社会中消极不满情绪的蔓延,如何有效引导网络舆论,进一步发挥网络舆情的正向功能,使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这是网络舆情建设面对的重要任务。
2010年,中国的企业舆情事件纷繁复杂。其中,制造业、信息产业以及与社会民生联系紧密的行业备受关注;引发危机的原因主要是涉嫌违法违规操作、产品质量问题等;企业舆情集中于民企、经济发达地域,2010年上半年舆情高发;企业舆情具有周期性,上市公司舆情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总体来看,2010年企业的舆情应对能力仍亟待提高。
2016年,甘肃省“三农”舆情整体呈波浪形走势。产业扶贫舆情量高居各类话题之首,占全省“三农”舆情总量的近四成;农产品电子商务、特色品牌产业发展受到舆论积极关注。年内先后出现兰州高原夏菜遭遇“价格寒流”、临洮县机场村百万“钱山”分红等舆情热点事件。康乐县农妇杨改兰事件引发舆论对于贫困问题的关注和深思。
2016年,山东省“三农”舆情整体形势积极向好,主流舆论高度关注山东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全年舆情走势起伏较为明显,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市场等话题受到舆论重点聚焦,曝出“韭菜地图”“蒜薹蘸料”“蒜你狠”等舆情事件。展望2017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三产融合、农村改革等方面将会受到舆论持续关注。
互联网不仅带来信息传播方式的革命,而且逐渐嵌入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中,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已经发生了变化,网络社会已经融入社会结构中。正是网络社会的发展带来了网络舆论影响社会舆论,网络舆情影响社会舆情的新格局。但是,要从深层次认识、分析网络舆情的特征,首先要理解网络舆情形成的社会文...
2017年,监测整理广西“三农”舆情信息9万余条,其中社交媒体传播量占八成以上。产业扶贫关注度最高,相关舆情量占总量的三成。广西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进展,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遍地开花;特色农业品牌发展亮点纷呈,地理标志产品美名扬;产业扶贫主打“精准”牌,“输血”扶贫变“造血”扶贫;信息化引领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电商助农增收致富成效显著等话题受到舆论...
2017年北京市“三农”舆情总体呈平缓波浪形走势,其中社交媒体传播量占七成以上。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调转节”绿色发展成绩、京津冀协同共护菜篮子、北京多管齐下推进信息化与农业农村融合发展、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北京农村环境治理成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美丽乡村等受到舆论积极关注。北京市疏解非首都功能,在促进城市发展转型升级的同时,市民买菜不方便等民生问题引发热...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