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传统社区     检索到  34778  条相关信息

本章分析了传统社区保护环境资源的激励机制,发现传统社区在解决环境资源的关键问题中的作用:克服了使用时间困境;通过保护私益而保护了公益。

作者:陶传进 出版时间:2005-05-01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社会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传统乡村逐渐转化和演变为新型农村社区。与传统农村社会的管理相比,新型农村社区的治理既有着自身显著的特点,也面临着诸多以前不曾有过的困境。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基层改革的深入,我国在推动农村治理模式的转型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不少地区也都在探索科学有效、适合新型农村社区实际情况的治理...

作者:曹立前 尹吉东 出版时间:2017-08-01

1997年《城市研究》第4期 李美峰

作者:一文 出版时间:2000-10-01
关键词:

我国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持续进行。本报告以传统戏剧的传承与保护现状为基点,从名录机制、人才培养、抢救性工作、展示展演等方面进行分析,关注传统戏剧在受到保护的情况下仍存在的相关问题。就目前的保护现状而言,仍需对传统戏剧,尤其是濒危剧种进行深入发掘、抢救、传承与保护。

作者:李杨 罗猷敏 出版时间:2015-05-01

本报告探究了如今在很多乡村悄然回归的传统教化,如何进入乡村治理体系以及以怎样的治理逻辑实现对乡村治理效能的补充的问题;探讨了教化传统及其文化权力网络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满足当下乡村治理需要的新手段而重新焕发生机的问题。

作者:张曾 饶静 出版时间:2019-07-01

在当前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我国形成了一系列保护措施:针对名录建设,建成四级名录体系;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建立基本工作标准;针对传承机制,开展多种实践方式;针对展示平台,开展大量展示活动;针对生产性保护的需要,建设生产性保护基地。今后,诸多问题仍要以此为基础,经过反复实践再行开展保护工作。

作者:陈琛 出版时间:2015-05-01

社区教育是具有区域规定性的“大教育”,强调的是以对人的生长、生活和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的特定空间——社区为教育场景,注重社区意识的培育,并以服务社区民众为主要对象目标。通过社区教育,使被教育者能以开放、动态、互动的态度处理社区与社会的关系。这有助于社区自治,并且使社区内的各要素得以可持续、和谐地发展。

作者:董小燕 出版时间:2010-06-01

当代文明城市的社区建设应当形成风格各异的独有特色,在这方面,具有传统地域文化特色和民俗风情的社区应当充分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资源,打造出自己的社区文化“品牌”。通过对2011年北京金鱼池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调研,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了这一点。金鱼池社区的经验对于全国许多老城区的社区文化建设无疑是具有启示意义的。

作者:张宁 出版时间:2013-08-01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