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传统农区城市     检索到  873  条相关信息

发展经济学的传统观点认为资本形成是一个农业社会走向工业化的关键性因素之一。据此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推论:那些具有较好的农业生产条件,从而更易于资本积累的地区,工业化的进展应当较为顺利;那些农业生产条件不好,更难以资本积累的地区,工业化进展应当较为迟缓。虽然用以印证上述观点的事实比比皆是,但我们也应注意到一些足以挑战这一主流观点的特定事实:在一些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

作者:余萍 出版时间:2017-11-01

本书以传统工业化在空间上的分异规律为研究对象,从全面结构变迁的角度构建了地区工业化综合指数并衡量了以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为代表的传统2000~2016年的地区工业化进程。研究结果发现,人均GDP和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增加值的比重两者绝对数值的大小及其相对均衡程度与地区工业化水平的动态变化高度相关。通过进一步测算二位数制造业区位基尼系数发现,制造业的性质...

作者:张建秋 出版时间:2019-10-01

劳动力转移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事实证明,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快速、彻底、永久转移是国家或地区顺利转型的关键,然而考察我国三十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情况,转移能力不足、转移速度放缓、转移就业不稳定和务工收入增长呆滞等问题日益凸显,所有这些都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产业集群对劳动力的集聚机制和非正式培训机制为我们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视角...

作者:李恒 彭文慧 出版时间:2009-10-01

城市流动人口及其聚居研究是一个社会科学学者和政策研究专家云集的领域,形成了约定俗成的经验研究和不同取向。以往的城市流动人口研究或采用社区个案考察的方法,或通过调查城市抽样来推断总体。本书兼顾社区取向研究和城市取向研究的特点,建构一个“从社区看城市”的研究思路:以城市小的流动人口聚集社区为一个基本调查点,获取流动人口个人样本,形成定性和定量数据,在此基础上展...

作者:张展新 侯亚非 出版时间:2009-12-01

本书以农民家庭经济为线索, 讨论中国大生存环境对其经济长期发展的影响、制约以及由此形成的中国长期发展的基本特点和问题。

作者:林刚 出版时间:2020-09-01

清末民初,中国城市社会群体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传统社会结构之外产生出新的社会群体,如买办、企业家、职员、文教工作者、自由职业者、工人、城市贫民等;传统社会结构中原有的官僚、手工业者、商贩等群体身份地位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按照社会学的惯常标准,本书将清末民初城市各类群体划分为官僚阶层、买办阶层、企业家阶层、城市知识阶层、城市中等市民阶层、下层市民阶层,工人阶...

作者:李明伟 出版时间:2005-05-01
关键词:

2010年是中国“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的承前启后之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3》以中国城市发展“十一五”回顾与“十二五”展望为主题,紧密联系国际金融危机、低碳经济发展的形势,以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动向,对“十一五”中国城市发展进行了回顾,对2010年及“十二五”期间城市发展趋势和调整思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相应对策措施。《报告》还选择了...

作者:李红玉 单菁菁 潘家华 魏后凯 出版时间:2010-08-01

残疾人是一个规模庞大并具有特殊性的传统弱势群体。根据1987年全国第一次残疾人抽样调查,中国内地29个省、市、自治区共有残疾人5164万。其中:听力语言残疾约1170万,占16.79%;智力残疾约1017万,占9.65%;肢体残疾755万,占7.16%;视力残疾755万,占7.16%;精神残疾占1.84%。从1987年至2006年约20年,由于人口增长与人口...

作者:周林刚 蔡禾 出版时间:2008-10-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