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企业型基金会     检索到  56307  条相关信息

本报告的主题是第三部门的新成员——企业(家)基金会。讨论的主要内容是新成员出现意味着资本参与公益的新型组织方式;新成员的出现背景是市场化改革;新成员在理念、资源和手段上都有新颖的表现,但新成员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治理结构、公益性和专业化等方面的缺陷。但是,这些缺陷不能埋没新成员带来的深刻变化,我们仍然能够看到新成员正在引领第三部门走向慈善资本主义,学习私营...

作者:康晓光 冯利 出版时间:2011年01月

通过收集分析全国基金会相关数据,编纂本报告。报告充分体现了2018年全国基金会发展现状,并根据基金会的类型、项目领域、地域等特点,对企业基金会、个人背景基金会、社区基金会、北京市注册的基金会、涉及妇女类项目以及大病救助类项目的基金会展开了详尽分析。自《慈善法》实施以来,我国基金会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报告还体现了影响力投资、公益行业规模化、基金会办大学、创新筹...

作者:程刚 王璐 路昆 出版时间:2019年07月

本文在综述香港慈善基金会的发展和演变历史的基础上,根据对《香港社会服务基金总览》和《香港慈善基金总览2006》所载资料的内容分析,从成立的年份、资助范围、资助对象、资金来源地域和基金成立者等五方面检视香港慈善基金会的不同分类,进而探讨其发展趋势、治理及公众交代等议题。

作者:陈锦棠 出版时间:2010年10月

本文介绍了非公募基金会自2004年出现以来的发展概况,回顾了2009年非公募基金会发展的主要事件,分析了非公募基金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促进非公募基金会发展的建议。

作者:刘洲鸿 出版时间:2010年10月

民营企业基金会是指由民营企业或企业家发起成立的基金会,它是我国企业基金会中的主体,也是我国公益慈善事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民营企业基金会发展历史不长,还处在起步、探索阶段。为了解其总体发展状况,本文从数量增长、资金规模、地域分布、发起动机等方面对民营企业基金会基本情况进行描述,发现其具有运作规范高效、资金使用自主、业务范围集中、公益支出较大等特点;分析了当前民...

作者:陆进龙 出版时间:2017年01月

北京市基金会指在北京市民政部门登记的地方性基金会。近年来,北京市基金会发展迅速,一方面,呈现与全国大部分东部地区一致的特点:非公募基金会数量迅速增长,捐赠收入成为主要的收入来源,行政和人员支出较低,整体上缺乏专业化队伍等;另一方面,北京市基金会也有较为鲜明的地区特色:文化艺术类和研究类基金会开始发展起来,一些基金会立足于北京,支持全国各地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发展...

作者:刘忠祥 出版时间:2013年02月

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基金会是第三次分配的一个重要载体。本报告通过对全国基金会相关数据的分析,从数量、财务情况、关注领域、透明度建设等角度展示了2019年全国基金会发展基本情况;此外,报告还体现了2019年基金会领域发展的四个趋势和现象:完善公益生态、推动行业自律...

作者:程刚 王璐 霍达 出版时间:2020年07月

2016年《慈善法》正式实施,中国基金会行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据民政部“2016年4季度全国社会服务统计数据”,2016年的慈善公益事业成果丰硕。截至2016年12月底,全国共有社会组织69.9万个。其中社会团体33.5万个,基金会5523个,民办非企业单位35.9万个。50046890基金会数量和资产规模增长迅速,同时中小型基金会的发展也非常抢眼。政策方...

作者:程刚 郭长艳 出版时间:2017年06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