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价值感     检索到  27486  条相关信息

笔者长期从事农村问题研究,这些年也关注城市化研究。在农村的时候,笔者自己也想方设法要跳出农村,到城市去,选择考大学,考研究生,和大家走的路差不多。笔者自己出身于农民家庭,对当年农村那种艰苦的条件感同身受,最明显的感觉就是包产到户以前吃不饱饭,饿肚子。1980年包产到户后就能吃饱饭了。但当时的理想就是跳出“农门”到城市来。为了到城市来,农家子弟不断地奋斗。随着...

作者:郭光磊 出版时间:2015年12月
关键词:

本文首先介绍了不同的正义价值观,其次介绍了福利需要、福利应得和福利平等的相关内容。

作者:杨朝 出版时间:2020年08月

本文内容包括消费与文化关联性分析的理论进路、日常消费中的文化意义与消费时尚、文化消费的历史转换。

作者:陈庆德 杜星梅 出版时间:2019年08月

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手段和重要方式,其目的是通过办好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教育事业进而实现减贫脱贫的战略目标,其本质体现了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这种价值追求表现在教育扶贫所体现的差别正义原则和教育公平理念、机会均等思想和结果公正理念、基本权利平等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等方面,而保障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教育权利、教育条件和教育收益等,是实现教育扶贫起点公...

作者:李兴洲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林草业生态价值,除了向经济价值转化外,还包括向社会价值转化。国内外对林草业生态价值转化进行了积极探索,为中国深入推进林草业生态价值转化提供了可借鉴、可参考的经验模式。林草业生态价值转化,需要处理好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需要坚持系统思维,优化空间布局,坚守生态红线,保持生态系统稳定、安全。

作者:王璟 出版时间:2023年07月

“熟人社会”概念具有两层内涵,一是与由陌生人关系所组成的现代社会相对的一种传统社会类型,二是实体意义上的村庄社会。费孝通先生认为乡土社会是一个基于地方性构成的“熟悉”社会,可将“熟人社会”看成是对乡土社会的描述和定性,乡土社会是由一个个具有实体意义的村庄熟人社会单元组成。

作者:桂华 出版时间:2016年10月
关键词:

本文首先介绍了资料分析方法、数据来源、资料分析工具;其次,阐述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解构的过程,揭示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的核心命题;再次,对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的逻辑机理进行情境分析,透视各项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投入和收益的基本内涵;最后,再次审视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分析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实质。

作者:史鹏飞 明庆忠 出版时间:2023年01月

幸福观是人生观中关于幸福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是产生并形成幸福感的关键。中国传统伦理思想非常重视对义利、理欲、苦乐、荣辱等幸福维度的探讨,并由此构成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流派的各具特色的幸福观。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脚步加快,人们生活的幸福水平作为社会发展的进步指标而备受关注。当今中国社会处于转型和改革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失...

作者:吴巧玲 出版时间:2013年08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