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代际融合     检索到  31778  条相关信息

中国正加速步入老龄化社会,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使高龄群体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是政府、市场以及全社会在未来的重要任务。德国作为世界主要发达工业国家,已经步入超老龄社会(Super-aged Society),在针对老年人的社会服务和组织创新方面有许多经验可供中国研究和借鉴。本文试图厘清作为德国养老创新的多代屋模式(Mehrgenerationenhaus)的...

作者:柴恂 出版时间:2019-06-01

农民工是中国社会特有的一个群体,自改革开放后农民被允许跨区域流动以来,这个群体已经存在和发展了30多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工群体自身内部的异质性在不断增加,呈现一些的差异。本文借鉴曼海姆关于“”的问题的讨论,把“”看作一种社会学现象,根据社会历史经验这一决定差异的核心概念,从家庭生活、学校教育和工作经历对农民工划分的分析框架进行了理论探讨。

作者:陈辉 出版时间:2016-12-01

照顾群体的生存困境与社会保障权受侵害问题逐渐引发社会关注,国家有承担相应权益保障的责任。从困境隔照顾群体社会保障权维护角度分析发现,美国隔照顾福利政策以收入维持、社会服务、住房救助、教育与医疗福利等实体性手段和相应的程序性手段为困境隔照顾群体提供权利保护,其特点体现为“家庭主义”与“去家庭化”理念模式融合发展、延续自由主义福利体制传统、政策去商品化...

作者:郝素玉 刘琰 出版时间:2022-04-01

本文从差异的视角分析了我国两流动人口子女随迁决策的异同,发现流动人口内部的差异也会导致其子女随迁决策过程和结果的不同。

作者:梁在 悦中山 出版时间:2023-06-01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城市郊区农民的生活方式与青年群体的婚居模式及职业倾向的剖析,提出时空压缩背景下就近城市化的解释与分析路径,并反思其内在的运行机制。苏州郊区农村老年人的高度独立性与支持,凸显了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家庭阶层维持的生活意义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青年群体的“两家并一家”婚居模式。在这种阶层面子观的驱动下,青年群体教育分化带来了职业分化,同时出现了...

作者:沈迁 出版时间:2020-06-01

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是构建适用于解释中国农村婚姻挤压情境下的农村家庭及个体的支持模式的分析框架。本章将首先总结已有的支持模式及其特点,梳理支持模式的发展趋势;其次,在总结已有代际支持模式不足的基础上,结合农村男性婚姻挤压现实,提出适用于解释婚姻挤压情境下的支持子女婚姻差异模式;最后,对支持子女婚姻差异模式进行操作化处理,从家庭整体和子女个体...

作者:郭秋菊 靳小怡 出版时间:2018-06-01

本文围绕城乡互动下的农村现代化问题,总结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农村现代化是城市力量对乡村发展产生作用的表现,联增村农村现代化水平的大幅提高与当地的打工经济直接相关,允许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是突破城乡二元体制的一个重要举措。同时,联增村还有近三分之一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小农户的基本特征没有改变。联增村村民生计决策始终与整个家户的生活紧密相关,家户内部的、代内分...

作者:张建 出版时间:2022-07-01

当前学界并不缺乏农民工群体差异相关主题的研究,但是既有研究成果中,在双向度城镇化背景下,针对流动农民工群体与已经返乡农民工群体社会保护需求差异问题展开全面分析的较少。为此,本课题组一方面展开对泉州市、厦门市与福州市三地新老流动农民工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借此辨析流动农民工群体及其在流入地社会保护需求的差异;另一方面,对龙岩市、南平市与三明市三地已返...

作者:沈君彬 出版时间:2020-09-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