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文章首先介绍了1995世界妇女大会溯源,主要包括《内罗毕前瞻性战略》、《北京行动纲领》等。接着,文章梳理了中国在妇女人权领域的变化以及所取得的进展和成就。最后,文章提出包括妇女人权保护的主流化、增强《妇女权益保障法》可执行性的建议。
我国与人权有关的立法工作经历了一个十分曲折的发展过程。经过60余年的不懈努力,以宪法为核心、以法律和行政法规为主体的一系列保障人权的法律制度已经建立。现行立法体制和法律体系为人权的尊重和保障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础,同时存在若干亟须解决的问题。我国应当以人权的充分实现为目标,以宪法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为根据,以我国接受的国际人权标准为指南,以其他国家的先进经...
自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与此相联系,中国的人权事业也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要求得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集体人权,另一个是要实现和保障全社会每一个公民的人权,首先是公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经历了两次人权大解放。第一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帝国主义、...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二十四条,按照全国人民的意愿,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这是我国人权保障、宪政建设和“以人为本”的法律文化发展新的里程碑,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认真学习和实施这一宪法原则,对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有重要意义。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以20世纪90年代初为界,中国参与国际人权合作的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在人权问题上进行了重大外交战略调整。之后中国开始积极主动地参加国际人权活动,在国际人权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一年来,中国在与国际人权条约机制的合作、与联合国人权机构的合作、参与国际人权对话和人权交流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2009~2010年,...
联合国工商业与人权框架提出通过国家保护人权的义务、企业尊重人权的责任以及对工商业相关侵权行为的救济措施来解决与商业有关的人权问题。残障者的平等就业权亦可通过此种框架加以保障。国际公约树立了残障者平等就业权的国际标准,中国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现了这些标准,但在对残障的认识上仍与国际实践存在差距。全球契约、SA8000和ISO26000等规定了相关的企业责任,但其...
本章列举了2014年间中国关于人权问题的大事记。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妇女的法律地位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改革开放以来,不仅形成了保障妇女人权的法律体系,而且形成了以政府为责任主体的保障妇女人权国家机制。近年来,我国保障妇女人权的法律政策顺应并推动了国际社会保障妇女人权的历史潮流,但从社会性别视角审视和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妇女全面发展的要求来看,我国妇女政治、经济、劳动和社会保障、财产、人身、婚姻家庭等方面权利...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