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两栖认同     检索到  7534  条相关信息

服务业打工妹在消费文化与资方形象规训的合力下,激起了身体消费的欲望。然而经济收入、日常生活程式与社会关系网络等结构性因素制约着打工妹的消费行为。打工妹强烈的消费欲望难以得到满足,随之产生心理冲突与地位落差感。为了应对这种心理冲突和地位落差,她们采取了两栖消费的策略,这种消费策略与她们的两栖身份认同形成了对应关系。

作者:王宁 严霞 出版时间:2012年07月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的女性比例逐年上升。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女性农民工从乡村涌入城市,成为城市日常生活场景中不可或缺的一员:美发店发型助理、发型师,美容店技师,商场售货员,超市促销员、收银员,餐馆服务员,奶茶店店员,食堂服务人员,工厂女工,保姆……她们外表稚嫩却又带着城市同龄人所没有的疲惫感,她们喜欢城市人的打扮却依旧能通过衣着被识别其外来的身份,她们过早地卷入城...

作者:郑欣 出版时间:2018年07月

新生代农民工通过各类基于手机媒体的消费活动,主动寻求城市融入与文化适应的可能性路径,形塑着新生代农民工关于“新市民”共同体身份的想象,标志着新生代农民工在日常生活的微观层面自我建构与主体意识的觉醒。手机媒体更作为一种隐性资本存在于新生代农民工的日常生活,由此表征他们对于身份和不平等社会地位的隐性抗争,进而推动这一群体的城市融入与文化适应。消费为其编织了一个“...

作者:袁潇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长期被紧锢的土地上释放出来,“两栖”人口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研究“两栖”人口出现的历史必然性、存在形式及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估计“两栖”人口的发展趋势已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作者:徐天琪 叶振东 出版时间:1987年12月

在过去40多年,城乡关系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从过去的城乡二元分割到乡城单向流动,又从乡城单向流动到回乡。目前则出现一种新的城乡关系即“非城非乡”或者说“又城又乡”。这里将这种新关系概括为“城乡两栖”,它具体表现在城乡两栖者的生活、就业、交往和文化观念上,亦正契合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关于“城乡融合”和“产业融合”之理念。调研表明,城乡两栖者担有融合城乡、振...

作者:王春光 出版时间:2021年12月

本章从闲暇生活、共同体意识重建和自我认同的角度分析了“村改居”社区中的基层秩序重建。从个体层面来说,上楼村民需要对自我身份进行重新定位,但这不仅是一个在生活中自然形成的过程,一些地方已经采取了积极的教育引导策略帮助村民尽快完成向居民的认知转换以及提升对新社区的认同感乃至自豪感,而另一些地方则试图利用传统文化来凝聚社区共识,重建村社共同体。由于离开了土地和农业...

作者:吴莹 出版时间:2018年08月

本文主要分析了藏羌的社区主体认同,首先介绍了嘉戎藏族的祖源问题,其次是羌族与藏族之间的身份认同,最后介绍的是有关文化保护方面的文化认同

作者:黄承伟 赵旭东 出版时间:2010年11月

本文首先分析了远东地区形象,然后介绍了远东社会认同与移民融合。

作者:于小琴 出版时间:2021年07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