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东北亚经济一体化     检索到  22  条相关信息

本书探讨了东北亚地区图们江区域的国际合作与政治环境、东北亚地区经济发展与图们江区域开发的联系、图们江区域开发的相关法律、跨界民族等内容,既有双边关系的探讨又有多边关系的分析。书中关于东北亚经贸合作、文化合作、政治安全合作、地区开发合作等具体问题和宏观理论方面,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的不少富有创新价值和政策参考意义的观点值得学界和政策制定部门重视。

作者:金强一 朴东勋 出版时间:2014-10-01

本书的重要观点包括:⑴在世界经济科技全球化、区域化、集团化过程中,东北亚区域合作相对滞后,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缺乏区域各方均认同的、适宜的合作模式及高效运行机制。⑵东北亚合作模式分为:按合作领域可分为能源合作模式、科技合作先导模式、生产合作先导模式;按合作主体可分为中央政府主导型、地方政府主导型、跨国公司主导型;按合作层次可分为双边合作先导型、多边合作主导型。...

作者:戚文海 赵传君 出版时间:2006-01-01

空间集聚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质上是空间经济结构演进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具体表现,而促成这种空间经济结构演进的主要动力是要素流动,其实现形式是区域经济合作。滇西地区不仅是内陆边疆地区而且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少数民族集聚区,还是高原多山、地质灾害频发地区,这些异质性的特征将必然对滇西地区要素流动和区域经济合作产生特殊的影响,从而将对空间经济结构的演进产生影响,并最终影...

作者:和燕杰 出版时间:2019-06-01

本书回顾了长株潭城市群从经济区到综合改革试验区历史性跨越25年曲折的发展历程。为充分发挥长株潭特殊的区位优势和组合优势,争取长株潭成为全国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提早准备”的需要,本书主题定为:“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政策研究”。根据建设“两型社会”及其配套的要求,在“政策篇”,分别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城...

作者:史永铭 胡亚文 张萍 湛中维 胡炳炀 出版时间:2008-01-01

图们江国际次区域合作是我国建立并不断完善的三大国际次区域合作机制之一,旨在推动我国与东北亚国家的合作,以吉林、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四省区为主体,面向俄罗斯、韩国、蒙古国等国开展次区域合作。自1992年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起倡导以来,经过20多年的合作开发,图们江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成为东北亚区域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中国东北地区国际合作发展的窗口。...

作者:李铁 高玉龙 朱显平 徐青民 出版时间:2015-04-01

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是中国-东盟重要的次区域合作。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在东盟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和支持下,其发展前景广阔。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中国南部唯一既沿海又沿边的地区,是中国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是东北亚与东南亚经济往来的重要结合点,是深化中国-东盟合作的重要桥头堡,国家将其定位为中国首个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

作者:龙欲伟 古小松 刘建文 罗梅 林智荣 出版时间:2009-08-01

2012年,在国际经济形势严峻,国内经济下行、宏观调控任务艰巨的双重压力下,吉林省围绕“发展”和“民生”两个主题,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 受消费需求的不断提升、投资结构的不断优化以及出口回落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吉林省经济保证了平稳提升,但增长幅度有所减慢,各项经济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工业...

作者:黄文艺 马克 出版时间:2013-01-01

本书在对大量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环渤海区域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的现状及特征,描述了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趋势,提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取向、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及可行的政策选择。全书分为四篇:总论篇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环渤海区域非平衡发展的现状,内部协调和一体化发展模式,提出了基本的理论构架和总体思路。结构篇通过对区域内一、二、三次产业的布...

作者:刘文 谢思全 周立群 张贵 出版时间:2008-03-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