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伊斯兰国”     检索到  4688  条相关信息

本篇首先介绍了伊斯兰文化的内涵及主要特征,以及全球化对伊斯兰文化的影响,然后探讨了伊斯兰文化能够大有作为。

作者:陈德成 出版时间:2007年02月

本报告简要阐述了2009年中伊斯兰教的发展概况,并根据作者实地考察所得资料,结合门宦的历史轨迹,重点分析近年来中国伊斯兰教门宦的发展与演变。本报告认为门宦随着当前中国社会的发展,不但在宗教意义上发生转变,而且转变还发生在文化上、组织上等诸方面。在当前中国快速发展与转型的社会环境中,门宦在总体式微的大趋势下,仍在探索未来的发展之路,处在持续不断的发展路径选择...

作者:李维建 出版时间:2010年08月

伊斯兰跨国族际通婚研究总的来说现在来关注义乌穆斯林通婚家庭应该说是一个不错的时机随着第一代混血儿的出生与成长穆斯林群体跨国族际通婚所组成新的婚姻家庭的文化模式已经延伸到上下两代人生活实体的内部换句话说当婚姻事实亲属扩展种族绵延与子女抚育种种问题都产生出来才可以从义乌这样一个特定的生活时代和地区标准的文化源头来了解族群交往中宗教文化的现实影响力以及不同文化载体...

作者:马艳 出版时间:2013年12月

由于区位和产业条件差异,中阿经贸合作存在三个布局错位:一是中阿能源合作受益重点在沿海地区,而西北地区目前主要是与中亚的能源合作;二是中国清真产业的经济优势在沿海地区,文化优势和群众基础却主要在西北地区;三是中阿消费品贸易、工程承包和服务业贸易的重点在沿海地区及其大城市,而西北地区严重滞后。中阿经贸论坛落户宁夏是中央出于以西北伊斯兰地区文化优势加强中阿合作的考...

在阐述重振丝绸之路与甘肃向西开放历史和现实环境基础上,本文分析了甘肃对外开放的特征,从通道经济视域重点分析了甘肃实施向西开放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所具有的优势,提出了顶层设计多层次立体化,培育专门从事外向型经济的企业,建立伊斯兰经济文化特区,把甘肃省建成我国内陆国际物流中转、集散、配送中心和加强向西开放理论研究的对策建议。

作者:马亚萍 索国勇 出版时间:2013年12月

2012年中亚安全形势出现新变化。除传统的毒品走私、水资源争端、边境地区民族冲突等问题外,一些极端伊斯兰势力利用宗教组织和互联网在中亚国家加紧渗透,扩大影响。哈萨克斯坦国内恐怖主义和极端宗教案件明显增加。北约军队即将从阿富汗大批撤离,乌兹别克斯坦和美国的合作再次升温,并再度停止在独联体集安组织活动。这使美俄之间围绕军事基地的争夺加剧,中亚军事安全形势更趋复杂...

作者:王宪举 出版时间:2013年09月

本报告从历史、产业、区域、政策四个方面分析了西北地区经济热点问题。从中国梦入题,分析了黄河文明的兴衰,以及新中国区域政策的变化对西北地区发展的影响。本报告研究了西北地区产业结构,煤炭市场变局以及鄂尔多斯—神木民间借贷危机、新型煤化工等问题;提出理顺地方—央企资源开发分配关系、实施第三代民族政策等建议。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中西北各省区的战略定位进行了梳理,提出优先...

作者:段庆林 出版时间:2013年12月

全面分析宁夏在构建国内外清真产业集聚区方面的文化、区位、资源、产品、政策优势,提出构建“一核一带三区”的产业布局,“一会五平台”的产业集聚平台体系,以及建设北方、东部发达地区两大国内清真产业合作区,西亚北非、东南亚、中亚三大清真产业国际合作圈的建议。此外,还对宁夏清真产业集聚建设的重点领域等进行了分析。

作者:宁夏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出版时间:2012年03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