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会泽县助力贫困群众“挪穷窝”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9-30  编辑:潘文悦

       经报讯(王兴平)走进会泽县待补镇待补社区,一个依山傍水、错落有致、环境优美宜人,并兼具产业发展的新村庄,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夺人眼球。一幢幢商住一体的小洋楼,一条条水泥路正承载着贫困群众的致富梦。这正是会泽县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会泽县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来抓,按照“山上问题山下解决,农村问题城镇解决,分散问题集中解决”的原则,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帮助群众“挪穷窝”、“拔穷根”,搬迁群众基本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快致富”的目标。

       多种选择,让群众“愿意搬”。该县对生活在偏远山区条件恶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远离集镇、信息闭塞、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落后以及受地质灾害严重威胁、无法居住的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使其向中心村、小城镇和产业聚集区等地靠拢,扶持他们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在搬迁方式上,结合实际,以整体搬迁为主,插花安置为辅,规划一批集中搬迁安置点,引导贫困户集中搬迁安置。同时,除集中搬迁外,因地制宜,尊重群众意愿,适当采取梯度安置等分散安置办法,灵活有效地解决搬迁问题。2011年以来,整合发改、扶贫、移民等部门的项目资金,累计搬迁安置贫困户3571户15075人。

       政策扶持,让群众“搬得出”。该县把扶贫搬迁与整乡推进、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小城镇建设等项目相结合,加大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采取上级补一点、项目帮一点、政府奖一点、群众筹一点、银行贷一点的“五个一点”方式,累计整合投入各类资金超过3亿元,项目区实现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农村居民向城镇“三集中”,一幢幢设计科学的安置新居代替了昔日简陋的土坯房,交通、电力、饮水设施基本完善,道路硬化、给排水、环卫、照明、绿化等基础设施项目及文化广场、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一个个美丽整洁的新农村相继展现。大桥乡整合投入各类资金1亿多元,搬迁安置群众274户,建成大桥“念湖新村”、杨梅山“仙鹤新村”、者米“山红新村”3个新村庄。待补镇采取扶贫安居房补助1万元、消除农村危房补助1万元、镇政府奖励1万元的“3个1万元”奖励政策,并筹集资金4894万元完善公共设施,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实现716户3217人进镇安置。

       统筹发展,让群众“留得住”。该县在抓好扶贫搬迁的同时,把工作重点放在促进群众增收致富上,扶持搬迁农户发展后续产业,对草源丰富的搬迁户,重点采取以养牛、养羊、种植牧草为主的草畜产业进行扶持;对有灌溉条件的搬迁户,重点采取发展设施菜、种植等产业进行扶持;对土地肥沃、耕地充足的搬迁户,重点发展果树栽植、蔬菜和中药材种植等产业;对靠近景区景点的搬迁户,重点扶持发展农家乐等旅游服务业。同时,整合培训资源,开展技能培训,组织劳务输出,让部分精明能干、富有潜质的年轻人,每人掌握至少一门技术,学会创业,逐步成长为致富能手。随着迁入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大部分搬迁群众有选择地发展特色产业、从事农产品加工、大搞劳务输出和进入商贸流通等多种渠道来增加收入。同时,部分搬迁群众依托安置点区位优势,积极从事农产品加工、贩运、开办小商店、小旅馆、小饭店等,搬迁群众人均纯收入成倍增加。


内容时间:2015-09-30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