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五寨县“三农”工作全面飘红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8-23  编辑:youziyue

2016年,对五寨县“三农”工作来说,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农民顺心、农村祥和的一年。这一年,五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5.4亿元,同比增长36%;粮食总产量1.975亿公斤,增长41.1%;畜产品总产量13982吨,增长20.4%;农民人均纯收入6678元,增长7.5%;攻坚脱贫46个村6120口人……“ 三农”工作全面飘红。

    ——粮食产量稳步增长。围绕玉米、马铃薯、小杂粮三大主导产业,实施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基地建设和特色杂粮振兴工程,建成万亩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片2个、万亩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片1个、2000亩连片小杂粮种植示范区5个、2000亩谷子基地10个、1000亩红芸豆基地6个、5000亩甜糯玉米基地8个、5000亩小杂粮种植示范区1个,推广坝莜系列莜麦1000亩,全县玉米、马铃薯、小杂粮种植面积分别达28.6万亩、12.85万亩和26.6万亩。全县流转土地8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430个,家庭农场发展到580个,发展规模农产品购销组织360个,农产品营销经纪人大户85个,新增“三品”认证5个,累计认证产品达59个,新增产地认证1.05万亩,全县无公害产地认证达37.5万亩。绿谷、众发、康宇、汇丰、双喜等18个龙头加工企业,全年加工转化各类农产品达16万吨,实现销售收入8.03亿元。

    ——畜牧产业健康发展。认真落实《促进羊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羊产业发展奖扶办法》,全县引进种羊17292只、种猪164头、海兰蛋鸡6万只,种植优质牧草1.8万亩,改良草地4.5万亩,培育新型草企业15个,推广动物浓缩饲料1800吨,新建标准化养殖场6个,标准化养殖场达52个,规模养殖户达502户,其中养殖专业社166户,养殖企业32家,养殖公司16家,畜产品加工公司16户,全县大畜、猪、羊、鸡分别发展到5.305万头、5.5万头、102万只和47.872万只,实现畜产品总产量13982吨、畜牧纯收入3.171亿元,农民人均牧业收入3235元。

    ——生态建设效果显著。按照“山上治本,身边增绿”的原则,依托京津风沙源、吕梁山生态脆弱区和退耕还林成果巩固等项目,大力推进“一园、一山、两梁、三村”绿化造林工程,全年绿化造林8.6万亩。其中,南山森林公园二期工程,栽植云杉、油松、樟子松、新疆杨、紫叶矮樱、桃树、杏树等景观树种7.2万余株;南山生态造林工程,造林1.42万亩,栽植油松、樟子松、云杉、榆树等156.2万株;东西两梁生态提质工程,营造乔木林2.65万亩,灌木林3.45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栽植油松、樟子松、落叶松等697万株;园林村绿化工程,完成前所、中所、狮子沟3个园林村建设任务,有效地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水利工程扎实推进。完成南峰水库闸门、灌渠,白草庄水库排水沟等维修工程,建成孙家坪乡抗旱应急水源引水工程,实施饮水提升工程11个村,解决了5470口人的饮水安全。加大小流域治理,治理面积1.5万亩,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8万亩。实施“三乡八村”、石咀头、胡麻原种场800亩膜下滴灌工程,全县实灌面积达到5.37万亩。

    ——农机推广注重实效。制定了《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方案》,争取回国家补贴资金622.9万元,补贴农机具466台(套),其中动力机械351套、收获机61台、耕整地机械53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2台。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7个,农机户6056户,农机大户69户,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6.58千瓦,拖拉机达到7800台,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达到65%以上。

    ——脱贫攻坚惠及百姓。全县共识别出贫困村161个,建档立卡贫困户14628户、32539人。以“ 五个一批”为指导,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在产业扶贫方面,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九大产业”,带动3750人脱贫;在易地搬迁扶贫方面,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三年完成”的开发战略,涉及165个村6982人的搬迁工程已于去年全面铺开,共完成搬迁贫困人口2500人、同步搬迁600人;在生态扶贫方面,依托退耕还林、造林专业合作社,贫困户转化为护林员,脱贫767人;在教育扶贫方面,资助贫困大学生104名,每人补助5000元。“雨露计划”项目有序实施,实施脱贫904人;在政策兜底扶贫方面,将符合兜底政策范围内的人群全部纳入保障范围,脱贫1951人。通过以上扶贫叠加措施,使46个贫困村、6120口人成功出列。

    ——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围绕“完善提质、农民安居、环境整治、宜居示范”四项工程,编制了《改善人居环境规划》,申报了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1个、市级2个、县级2个,完成了右所村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的规划编制及两个文化广场的建设任务,完成了农村公路提质工程34.27公里、羊坊—青杨林集中供水工程和黄土坡抗旱应急饮水工程,完成了农村325户危房改造、1004个旱厕改造和2500个贫困人口易地搬迁任务,建设了农村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个,实施了12200户农村卫星户户通项目,建成了108个乡村清洁达标村。全县有29个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68个村被评为市级文明村、126个村被评为县级文明村。



内容时间:2017-01-18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