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代县教育扶贫成果丰硕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8-19  编辑:崔月

    治穷先治愚,治愚办教育。近年来,代县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脱贫攻坚抓教育,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工作目标,把教育脱贫作为全县扶贫攻坚的重大民生工程来抓,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举全县之力全面实施“改善办学条件、建设教师队伍、提升教育质量”三大教育扶贫突破工程,推动教育扶贫政策措施落地见效,让贫困地区学生接受良好教育,使全县各类教育实现了统筹发展、协调发展、均衡发展。2016年11月,全县高标准通过了国家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专家组的评估认定,成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三措并举抓攻坚,三万学子得资助。2017年秋季新学期开学之前,代县分别召开了助学金发放仪式,一是晋绥情阳光助学基金会在代县二中向40名考入高校的贫困学子每人捐赠5000元“圆梦助学基金”;二是县扶贫开发中心在代县中学向88名考入全国二本B类以上大学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发放5000元助学金;三是代县雁门济困助学基金会在实验小学向今年考入全国二本B类以上大学的135名优秀贫困大学生发放济困助学基金2000元至5000元的资助,每位学生一助两年,今年共发放资助金42.9万元,使他们高高兴兴地跨入了大学的校门。一系列教育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解决了贫困家庭子女上学困难的问题。

    过去,许多贫困家庭的子女考上大学后,真是又喜又愁。喜的是孩子争气,经过十二年寒窗苦读终于考上了大学;愁的是昂贵的学费确实难以筹措。现在不同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子女考上大学后,既有国家教育扶贫政策的5000元资助,又有助学贷款可贷,还有民间慈善机构——代县雁门济困助学基金会的资助,三措并举,考上大学的贫困家庭再也不用为给孩子筹措学费发愁了。

    2015—2017年代县先后有246名农村贫困家庭的子女考上了二本B类以上大学,全都从县扶贫办领到了5000元资助金。三年来,代县雁门济困助学基金会先后向211名考入二本B类以上大学的优秀贫困大学生发放助学金115.5万元,人均5474元,有效地解决了他们的生活困难。2011—2016年代县籍在读大学生还先后有2136人次获得生源地助学贷款1322.66万元,对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从2015年国家实施“雨露计划”两年来,代县还有1421名考入中职、高职、专科、技校的学生每人获得2000元的助学资助。从2012—2016年,落实学前教育资助政策,全县有7637名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残疾儿受到资助,资助金额381.85万元。从2009—2016年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受助学生11879人,受助总金额达1288.785万元。代县雁门济困助学基金会也对全县小学、初中、高中的贫困学生进行了资助,10年时间共资助中小学生19777人,资助金额932.61万元,使家庭贫困的孩子圆了上学梦。

    ——四年扶贫抓攻坚,学前教育创第一。扶贫先扶教,抓教育要从娃娃抓起。2012年前,代县的学前教育十分落后。主要表现在:一是幼儿园布点少,县城常住人口五六万人,有幼儿3000多名,只有1所公办幼儿园,仅能容纳400名幼儿。“入园难”成为困扰县城居民的最大难题;二是基础设施落后,一所公办幼儿园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业务用房全部转为教学用房,许多活动不能开展,农村幼儿园更是缺园舍、缺教师、缺设备,幼儿图书玩具寥寥无几;三是师资水平低,除县直幼儿园有44名专任教师外,农村全部是临时雇佣、学历低下,观念陈旧,适龄幼儿入园率42.1%。

    为了彻底解决全县公办园入园难、民办园入园贵和无证园入园乱的问题,代县县委、县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审时度势,抢抓国家、省、市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重大历史机遇,把发展学前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作为全县扶贫攻坚的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制定出台了《代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全县五年时间累计投资6049万元,共新建改扩建幼儿园64所,其中县城公办幼儿园5所,农村中心幼儿园11所,改造农村幼儿园25所,扩建农村附属幼儿园23所,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5所。在全县基本形成了以县直公办幼儿园为示范,乡镇中心幼儿园为骨干,农村幼儿园为主体,民办幼儿园为辅助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覆盖城乡,充满活力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在建设过程中,不论县城幼儿园还是农村幼儿园,始终坚持大手笔、大气魄、高标准、高质量、高配置的建设理念,严格把关快速推进。

    目前,全县公办幼儿园实现了全覆盖,并投巨资为城乡幼儿园招聘教师,铺设人造草坪,购置大型活动器材,配备电钢琴、液晶电视、DVD、学生储物柜、消毒柜、课桌椅及各种幼儿玩具和图书,使各幼儿园的园容园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座崭新的幼儿园成为城乡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全县入园幼儿达到5408人,适龄幼儿入园率达到95%,荣获全省“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先进县”殊荣。困扰全县人民多年的幼儿入园难、入园贵、入园乱的问题得到解决,全县幼儿教育得到跨越式发展,受到了全县人民的交口称赞,被干部群众誉为脱贫攻坚的民心工程。

    2017年9月26日至27日,山西省教育厅在运城市召开全省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部署会暨优质幼儿园帮扶工作会,代县教育科技局局长李敢峰在大会上详细介绍了代县两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实施以来的成功经验,受到了与会人员的称赞,认为在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县能把学前教育办得这么好,真是一个奇迹。近日,不少市县的领导和幼儿专家前往代县参观学习。

    ——全县统筹抓攻坚,城乡教育达均衡。扶贫必扶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脱贫攻坚,不仅要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经济收入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的校舍问题、设备问题和教育质量问题。

    2015年以来,代县按照全国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现场会精神,统一部署,强化责任担当,完善支撑体系,加大政策倾斜,为贫困地区孩子成长成才、追梦圆梦创造条件。全县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控辍保学机制,对留守儿童给予特殊关爱,努力使孩子们在人生起步阶段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代县全县普通高中两所、职业高中一所、初中14所、小学41所、小学教学点104个。全县拥有教职工2517人,在校学生21333人,其中高中生4110人、初中生4391人、小学生12832人。为了全面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代县先后出台了《代县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代县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2014—2018年项目规划》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发展的总框架、时间表和路线图,合理规划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做到有学生的村庄就有学校,有学校就必须规范办学,确保适龄儿童全部接受义务教育。

    2012年以来,全县累计投资2.7亿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新建、改扩建校舍、学生食堂、运动场地、浴室、厕所;装备实验室、图书室、计算机教室、音体美教室、卫生室;配备学生课桌椅、学生用床、学生饮水设备、图书仪器、文体器材、多媒体设备、教师办公桌椅、教师专用电脑等。全县中、小学生实现了“一生一桌一椅”,寄宿生“一生一床一柜”,专任教师“一桌一椅一柜一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达到了标准化。

    同时,全县还投资2000多万元美化校园,优化环境,将全部中小学建成了卫生校园、绿色校园、书香校园、文化校园、文明校园,彰显出良好的育人环境。

    在脱贫攻坚,大力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代县多措并举狠抓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了教师“退一补一”“省考、市录、县管、校用”的教师补充长效机制。2009年以来,全县先后招录补充特岗教师524人,为教师队伍增添了新鲜血液,使教师的年龄、学科、学历结构明显改善。新招聘的“特岗教师”全部安排到农村中小学和教学点任教,成为农村教师队伍的主力军。

    为了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县里先后投资938万元为农村学校建设了149套教师周转宿舍,解决了农村学校教师的住房困难。从2015年起,县财政还对农村学校教师实行每人每月300元的工作补贴,确保农村学校新教师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

    为了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县教育科技局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每年培训义务教育阶段教师3600人次以上,采取强校弱校结对帮扶、校本培训、骨干培训、全员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强教师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道德修养和业务水平。近年来,全县共涌现出县级以上学科带头人29人,各级教学能手189人,骨干教师259人,有两人还获得“山西省特级教师”称号。

    2016年,代县把教育脱贫作为全县扶贫攻坚的重大民生工程来抓,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举全县之力全面实施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工程,推动教育扶贫政策措施落地见效,让贫困地区学生接受良好教育,使全县各类教育实现了统筹发展、协调发展、均衡发展。2016年11月,代县被国务院授予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2017年9月8日,忻州市召开教育振兴大会暨第33个教师节庆祝大会,县长郝江陵在大会上介绍了代县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做法和经验。

    近年来,代县通过实施两个“三年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和全面落实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使代县的学前教育和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得到长足发展。全县农村幼儿的入园率、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入学率、巩固率和合格率大幅度提高,教育扶贫使代县的各级各类教育都得到了跨越式发展,许多做法和经验在全市、全省推广,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内容时间:2017-12-29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