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下雨窑洞顶子就往下掉土,我就怕哪天土窑洞塌了把我这把老骨头砸进去。现在好了,政府帮我建了房,不用再整天操心了。”8月23日,富平县白庙管区长青村75岁的马升信老人坐在新房的床边高兴地对记者说。
2012年,富平县针对北部山区平均海拔高,自然条件差,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尤其是居住条件极差这一现状,启动了北部山区扶贫搬迁项目,计划用2-3年时间,对山区1105户3995名贫困群众进行整体搬迁。今年,该县又把北部扶贫搬迁项目列入十大民生工程之一,重点推进,尤其是将土窑洞住户和“三无户”搬迁安置作为扶贫搬迁工作的重点,提出了利用半年时间将土窑洞住户和“三无户”全部搬出、迁入新居的目标。目前,土窑洞住户和“三无户”搬迁基本完成,让困难群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党和政府送去的关爱。
破资金瓶颈让群众“搬得出”
“如果没有政府的扶贫政策,我可能得永远住土窑洞。”富平县白庙管区杜家村村民杜景亭说,由于自己有病,还有一个女儿在上大学,自己确实无力改善居住环境,这次政府给补助了3万元,总算是搬出土窑洞了。
白庙管区杜家村支部书记杜大钢说,杜家村因受山区自然条件制约,人口居住分散,生活条件较差,全村128户,560口人,光贫困户有80余户,享受低保的有30余户,120人,此次扶贫搬迁39户。如果不是国家扶贫政策,有的人恐怕一辈子都出不了土窑洞。
为了有效解决搬迁资金问题,富平县整合了经发、扶贫、住建、民政等部门统筹城乡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和灾后重建等项目资金,并在县财政局设立专户,整合使用,统一管理。搬迁中人均补助6800元/人,每户补助总资金不低于3万元,对1户1人的家庭采取入住廉租房或集体用房的形式予以解决,五保户等特殊人群采取集中供养,并免费向群众办理宅基地划拨登记手续、免费提供规划和建房图纸。
白庙管区纪检书记张志孝介绍说,为了让群众尽快搬出土窑洞,消除安全隐患,白庙管区采取就地建房、集中建房、分散安置三种安置方式。对经济条件较好的由各户自己建房,填写建房合同,管区验收;对经济困难无建房能力的弱势群体由村委会统一新建。
针对一些身体有残疾、低智及五保户不愿集中供养的特殊群体,政府采取帮扶的方式,助其搬迁。白庙管区柴玉村四组三无户周建国,今年已74岁,门前堆积有大约100方左右的土方,无法实施建房,本人又没有经济来源,为了确保老人有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白庙管区负责清理了土方,并协助其建起了房。长青村三组村民郭过,全家三口人,自己腿有残疾,不能下地走路,弟弟低智,无劳动能力,母亲已68岁,无力搬迁,村上协调了3万元为其买了三间45平方米的平房,在入住过程中出现了无水窖、无厨房,吃水困难,无法生活的问题,白庙管区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为他家新打了一眼水窖,新建了一间灶房。
完善配套让群众“稳得住”
“我们几代人的梦想现在变成了现实。”刚刚搬到薛镇移民安置社区的薛镇十二盘村村民曹建军兴奋地说,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深山里,住的地方差,交通也不方便,连吃水都困难,真是做梦都想搬出深山,现在搬到了镇上,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房子,吃上了甘甜的自来水,交通也方便了很多,实现了我们几代人的梦想。
富平县薛镇十二盘村因山路长、弯道多而得名,山大沟深,道路崎岖,土地贫瘠,吃水靠下雨、种地收成少、看病无医疗室、子女上学交通不便等问题长期困扰着当地村民。该村支部书记李文斌告诉记者,他们村109户群众除了低保户全是贫困户,全村只有3户平房,还有草房,30岁以上的大龄未婚男青年就有30多人,人口负增长,这次整体搬迁算是挖了我们的“穷根子”,最近村里好几个大龄青年婚事都定了。
为让搬迁户实现居无所忧。富平县创新思路将扶贫搬迁与城镇化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民进城落户结合起来,统筹解决搬迁户就医、就学等基本生活需求。
薛镇在移民安置社区配套建设了社区办公室、医疗卫生室、休闲广场、中心幼儿园等,同时接通供水管网,解决了群众吃水问题。薛镇清兰村将安置房设计成3层楼房,二三层居住,一楼门店自己经营或出租,解决了群众的生计问题。底店管区将位于山区的东沟、刘坡两个村民小组整体搬迁至街区,整体建成后将管区菜市场等搬入,解决群众后顾之忧。白庙管区柴峪村按照小村并大村的思路,将周围零散的5个村民小组41户群众搬迁至柴峪村村委会附近,并配套建设了图书室、医疗室和文化健身广场,满足了群众的就医、文化娱乐生活需求。
发展产业让移民“能致富”
“搬到镇上后,不能只靠种粮食维持生计了,我想在附近打份零工,既方便照顾家,也能挣点钱,存点积蓄。”曹建军憧憬着日后的生活。
“扶贫搬迁不仅要将处在恶劣生产生活条件下的群众“搬下来”,解决他们的居住问题,还要“扶上马”,“送一程”,解决群众的脱贫问题”。富平县农发办扶贫移民搬迁股股长张红军说,让农民移出来,最终目的是要他们富起来。让移民富起来的办法只有扶持他们发展产业。
为了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还要逐步能致富。富平县在编制规划时,就同步研究搬迁和产业发展方向,出台了加快现代农业、支持畜牧业、果业发展和农产品品牌化建设意见,筹措资金支持各镇区发展现代农业园区。鼓励山区各镇区加快土地流转,在新址因地制宜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大力发展培育主导产业,打造知名品牌,促进搬迁群众持续增收。如薛镇在安置小区附近规划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千只羊场项目;白庙管区柴峪村在原有产业基础上,规划建设 800亩核桃产业基地;底店管区达坡村规划建设300亩核桃、2000亩花椒基地,让群众就近就能进行农业生产,促进搬迁群众发家致富,解决后顾之忧。
今年,富平县再次向贫困地区宣战,全面启动了北部山区移民搬迁计划,决定利用5-7年时间使山区7.9万名群众搬出大山。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富平县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北部山区贫困群众的贫困不再代代相传,将彻底挖掉穷根子,让子孙后代走出大山,改变他们的命运,早日过上幸福的生活。
内容时间:2014-09-16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