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健康扶贫, 阻断“病根”拔“穷根”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8-13  编辑:崔月

 全面筛查 落实到人

  “要不是在体检中发现大病,现在我可能早‘交代’了。”7月7日,彭阳县小岔乡耳城村61岁的村民牛志文向记者讲述他“重生”的经过。从去年开始,他经常胸闷气短、浑身乏力、食欲下降,总以为是胃病,就自己买些健胃消食的药服用,但没有任何效果。

  在今年年初彭阳县卫计局组织的一次健康扶贫义诊活动中,医生发现牛志文患有扩张性心肌病,病情比较严重。彭阳县人民医院当即组织网上专家进行会诊,结果与义诊医生诊断一致,建议立即入院治疗。经过10多天的治疗,牛志文康复出院,他逢人就夸健康扶贫政策好。

  从检查发现病人,动用了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人员,终使病人转危为安。这是我区针对健康扶贫实施的“六个一”(即明确一所定点医疗机构、签订一份服务协议书、制定一张健康卡、建立一个健康档案、进行一次健康查体、组织一次健康会诊)工程保障联动网络,确保患病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健康管理服务范围的生动事例。

  2017年6月以来,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对全区41.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了逐户、逐人、逐病调查核实,根据贫困家庭的患病人数、病种、病情、治疗需求等,明确了疾病诊断和救治措施。

  在大病集中救治方面,我区确定了20种大病专项集中定点救治,其中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白血病等大病,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和自治区人民医院救治,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期肾病等疾病,原则上在县域内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救治,如果县域内诊疗能力和水平不足,按照分级诊疗,按规定逐级转诊。

  目前,全区各地已经将因病致(返)贫救治目标全部录入“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实行增减实时动态化管理,做到及时掌握工作推进、救治效果、个案查询、统计分析和跟踪管理等情况。下一步,各地还将做足“绣花功夫”,严格信息审核工作流程,全面提高信息及时性、准确性,实现动态管理,实时跟踪,提升健康扶贫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逐户签约 精准到病

  “我70岁的老父亲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有时我上班忙照顾不上。后来,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随时监控父亲的病情,有不懂的还可以咨询。”家住银川市西夏区梦园小区的李先生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赞不绝口。

  疾病重在预防,关口需要前移。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根本任务是减少发病,通过精准防控,实现以最小的卫生投入获取最大的健康效益,让贫困群众少生病、少生大病。

  今年,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实施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重点疾病精准防控工作,对造成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前10位的疾病,以及地方病等进行发病情况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掌握各地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重点疾病风险因素。

  针对贫困地区疾病谱特征,我区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对肿瘤、脑卒中进行筛查,对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结核病进行健康管理。建立对60岁居民免费健康体检制度和妇幼健康“七免一救助”制度,对贫困地区新生儿进行48种疾病筛查和防治等,贫困地区出生缺陷发生率和重大传染病发生率明显下降。

  我区加大贫困地区基层医疗设施建设,争取中央投资1.98亿元,改扩建贫困县8个县级医疗机构、9所乡镇卫生院,实现了远程会诊医疗系统和标准化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全覆盖。大力建设医疗集团、县乡村一体化等多形式的医疗联合体,城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对口支援贫困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基层疾病防控能力进一步提升。

  截至今年3月底,全区共组建家庭医生团队1679个,0-6岁儿童、孕产妇、65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和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等慢性病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7.1%;完成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签约50.8万人,签约率98%。

  下一步,全区各地将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对因病致贫发病率较高的脑血管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和布病、包虫病等地方病,针对性地开展高危人群的筛查,以及慢性病的防治和健康管理,积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高贫困人口慢病管理水平,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

  政策引领 服务支撑

  “我住院11天,总共花了3497元,经过‘一站式’结算,最终个人只支付了237元,真的是太方便了。以前各报销各的,得跑好几天。”7月7日上午,彭阳县白杨镇居民杜廷仁刚刚在彭阳县人民医院“一站式”结算窗口办理完出院手续,对医院改进医疗服务的便民举措竖起了大拇指。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健康扶贫需要学会“弹钢琴”,瞄准大病、慢性病群众,“靶向治疗”效果非常明显,但在实际操作中,群众也经常遇到异地结算困难、不能尽享政策利好等问题。

  去年以来,我区整合医保前端即时结算平台,建设了城乡居民健康扶贫医疗保障“一站式”结算系统,为健康扶贫医疗保障政策的落地实施提供基础保障。“一站式”结算系统共享人社、民政、扶贫、卫计、商业保险公司等信息资源,准确登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信息、精准识别各类医疗保障对象身份、统一执行报销补助政策,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身份证信息、社保卡信息、民政救助信息、扶贫档案信息、因病致贫信息的“五统一”。

  借助“一站式”结算系统,我区建档立卡贫困参保人员办理一次出院结算报销手续,就能同时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大病保险待遇、医疗救助待遇、扶贫报销待遇和财政兜底补助待遇,彻底解决了贫困参保人员“垫付”住院医疗费的问题,切实减轻了参保贫困人员医疗消费负担,让贫困群众不垫资、少跑路。

  为保障健康扶贫工程顺利实施,我区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建立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商业保险、民政救助、财政兜底“四保障一兜底”的健康扶贫综合医疗保障体系。宁夏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可享受先诊疗后付费医疗服务;在住院报销时,起付线从以前8100元至9500元降低到3000元,报销比例在普惠性基础上再提高5个百分点;重特大疾病患者年度最高报销限额提高到16万元;个人自付费用累计超过5000元或自付比例超过10%时,超过部分由各级政府兜底。(记者 周宏 李志廷 周一青 和牧川)

  相关新闻:

“大山再也挡不住寻医问药的脚步”

res01_attpic_brief.jpg

彭阳县人民医院儿科与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远程会诊。记者 李志廷 摄

  从彭阳县人民医院到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有400多公里的路程。7月7日中午,涵涵的奶奶在彭阳县人民医院儿科医生李宏院的帮助下,用远程诊疗连线就把这段路“走”完了。

  今年2岁的涵涵最近一生气就会“翻白眼”,有时甚至抽搐,这可把全家人急坏了。当天,奶奶带着涵涵到彭阳县人民医院检查,李宏院大夫一时拿不准,便启用远程门诊,连线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赵桂琴。“我觉得问题不大,可能是愤怒惊厥,可以先吃一点维生素B6和补铁的药,先观察,实在不放心可以做一个脑电图和CT再看看。”听了赵桂琴的耐心讲解,涵涵奶奶总算放心了,取了药就回家了。

  让健康大数据“加速跑”,让老百姓“少跑腿”,这是彭阳县探索“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初衷和梦想。

  远程诊疗让患者与专家“面对面”

  “看病难”,说到底是“看专家难”。有没有办法实现“医院不搬家,专家进彭阳”?

  彭阳县运用“互联网+远程诊疗”,通过互联网接入省级(含国家级)临床专家,免费为患者诊治。专家出具的诊疗方案,通过本地医生的配合,在本地进行治疗,让“大病不出县”成为现实。同时,享受当地医保报销比例高的政策,降低医疗费用,节省异地就医带来的非医疗支出。

  “这病这么凶险,要不是发现得早,恐怕早就没命了。”7月7日,在彭阳县人民医院复查完,确定身体已经基本恢复健康后,家住彭阳县友谊社区的李先生心有余悸地说。

  李先生因酒后突发性眩晕,到彭阳县人民医院就诊,被诊断为升主动脉瘤,医生建议他去上级医院做进一步治疗。后来到三甲医院诊疗,医生建议服药、按时复查。回来后,他总感觉心里不踏实,就咨询了友谊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然后利用远程会诊咨询第三级团队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专家姜清茹,通过姜清茹在线详细的解答后,他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并按照诊断意见服药治疗。

  李先生是彭阳县依托“互联网+医疗健康”,构建起远程诊疗的受益者之一。

  2017年8月以来,彭阳县依托“互联网+医疗健康”已为387名大病患者进行远程门诊,提供诊疗方案,促进优质专家资源有效下沉到县级,利用互联网上的医疗资源,把彭阳县医生和上级专家的联合诊治日常化。

  数据多跑路 群众少跑腿

  今年66岁的彭大伯家住彭阳县古城镇,最近老感觉有点胸闷、气喘,想去大医院检查一下,苦于家里的年轻人都奔波在外,出门十分不便。前几天,得知古城镇卫生院已调配一套心电图检查设备,彭大伯赶紧去体验了一下在家门口做检查的感觉。

  “以前做个心电图,最近都要跑到县医院,家里的年轻人都在外面,出门看病不容易。”彭大伯高兴地告诉记者,“现在好了,家门口就有心电图室,检查完毕后资料上传到彭阳县人民医院的远程会诊中心,10分钟后,由远程诊疗的专科大夫出具诊断报告,这样看病就医太方便了。”

  一直以来,彭阳县域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特别是乡、村两级医疗机构资源匮乏,设备不足,人才缺乏,出现了县城医院病人爆满而乡村医疗机构空置的现象。

  为打通上下联通的“健康枢纽”,彭阳县依托“互联网+县乡村一体化服务平台”,实现了有效的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彭阳县人民医院与8家卫生院组建成医共体,彭阳县中医院与6家卫生院组建成医共体,彭阳县妇计中心与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组建成医共体,利用信息化平台实现统一的绩效管理,充分发挥签约医生“一级团队”和“二级团队”的基层首诊作用,改变老百姓“看不上病”“看不好病”的现状。

  “我院积极开展与各乡镇卫生院的‘医共体’对口合作,通过县乡村一体化建设,不断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建立绿色就诊通道,逐步形成双向转诊的有效格局,让患者在乡镇卫生院内就诊率得到有效提高,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看病,得到更便捷、更高效的医疗服务,真正做到利民、便民。”彭阳县人民医院院长高勇说。

  “‘互联网+县乡村一体化服务平台’作用的有效发挥,大大提升了乡村两级卫生院(室)的影响力,门诊量迅速提高了,老百姓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也越来越高,使基层的签约医生真正发挥了‘健康守门人’的作用。”古城镇卫生院院长姬志平说。

  一台电脑、一根网线、一个摄像头,就将县、乡、村三级直接联通。群众在乡、村一级看病,诊断报告由县人民医院出具,足不出户就享受到了大医院的优质化服务。通过远程会诊,能够及时处理一些危急诊,为群众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2018年1月,在全国互联网医疗健康学术技术交流大会上,彭阳县人民政府获得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墨提斯奖”中的“互联网+健康扶贫实践奖”,成为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政府。(记者 周宏 李志廷 周一青 和牧川)

赤脚医生郭勤学:见证山区医疗变迁

村医郭勤学曾经使用过的医疗器械。记者 李志廷 摄

  一个听诊器、一根针、一把草药,是西吉县兴隆镇单南村80岁老村医郭勤学曾经的标配。从赤脚医生到乡村医生,行医半个多世纪的他,见证了宁南山区乡村医疗的变迁。

  7月6日,记者一行从西吉县城往南驱车40公里,进入兴隆镇单家集,再沿着村里的小路走几分钟就到了郭勤学老人的家,他和家人热情地招呼记者进屋。

  时光沉淀于房屋一角:泛黄的医学书籍、斑驳的老式皮药箱、镀铜的听诊器……一件件医疗老物件慢慢拼凑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赤脚医生的工作场景。

  1963年,担任大队会计的郭勤学,被推荐为兴隆公社单北大队的卫生员。郭勤学虚心向前辈求教,学习望闻问切、背脉学、识别草药,立志做一名赤脚医生。

  经过专业医务人员指导,加上自己勤奋阅读医学书籍,郭勤学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为了摸清当地常见病、多发病和地方病的发病规律,郭勤学挨家挨户进行普查,并建立病例档案,为村里的防病治病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郭勤学回忆说,那时候山区交通不便,医务人员严重匮乏,医疗设备极其简陋,乡亲们看病就医非常困难。

  有一天深夜,村里一个4岁小孩突发高烧、惊厥,情况十分危急,请求出诊。郭勤学不顾奔波了一天的疲倦,穿上衣服,背起出诊箱,立即赶到病人家中,对病人进行治疗,使得患儿及时脱离危险。之后,经过几天的观察、护理和治疗,病情得以好转,但患者家庭生活困难,他二话没说,只收了连成本费都不到的医药费。

  农村缺医少药。郭勤学反复思量后,决定尝试自己采药、种药、制药。他先后试制成功了“风疼静”“安痛静”等土药。郭勤学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民患的小病,病理简单,靠草药和针灸,再加上自己研制的“土药”,一般都能治愈。

  凭着对医学事业的挚爱和守护乡亲们健康的信念,郭勤学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十里八乡专程找他看病的人越来越多,成为远近闻名的医生。

  改革开放后,赤脚医生逐渐成为历史名词。经过再次培训,郭勤学拿到了“乡村医生资格证”,开始了全新的行医生涯,直至2009年退休。

  从风华正茂的青年到耄耋老人,从赤脚医生到备案村医,郭勤学始终奋战在乡村医疗的第一线。在他的影响下,儿孙也大都从事医疗工作:小儿子郭鹏飞是西吉县兴坪乡卫生院院长、女儿是单南村村医、外孙女今年刚刚考上宁夏医科大学……

  从最初看病“老三件”到如今的高科技、智能化大型诊疗设备;从低矮破旧的村医疗点到宽敞明亮、环境舒适的村卫生室;从看不起病到居民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完善;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郭勤学见证了山区乡村医疗的变迁,他希望今后有更多的年轻人投入到这份工作中,守护乡亲们的健康。(记者 周宏 李志廷 周一青 和牧川)

为防止家庭医生签约后健康档案成“死档”,或出现签而不约现象,彭阳县发出24万枚鸡蛋——

“小鸡蛋”撬动“大健康” 

  “我县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从老百姓‘抢’鸡蛋中破题的。”7月7日,彭阳县委常委、副县长史金龙一开口,着实令记者吃惊,“城里老年人经常听健康讲座领鸡蛋或在超市打折时‘抢’鸡蛋,这‘抢’字何解?”

  看到记者满脸的疑惑,史金龙笑了:“别小看这颗小鸡蛋,通过‘答题送鸡蛋’这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大提升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健康教育的主动性,增强了签约居民和签约医生之间的信任度。”

  2017年,彭阳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启动以来,由于各种原因,老百姓并不积极,有的地方甚至出现家庭医生签约后健康档案成“死档”,或签而不约的现象。

  长期以来,彭阳县白阳镇陡坡村由于村子山高路陡,村民们看病非常困难。如何让老百姓积极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同样是摆在该村村医张金荣面前的一个“陡坡”。

  “目前,我们村常住人口签约率为64.5%,重点人群签约率为84%,建档立卡户签约率为100%,584人还参加了电子签约服务。”张金荣说,如今全村该项工作已经走在了全县前列。

  都知道陡坡难爬。而在陡坡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躬身爬坡的背后,有双厚实的手在一步一动地推着它。这双“手”就是“互联网”,通过互联网互联互通的作用,让一枚小小的鸡蛋悄然撬起老百姓的健康福祉。

  “抢鸡蛋了,抢鸡蛋了……”陡坡村村民韩久骞向围拢过来的邻居炫耀,他已经“抢”到快20个鸡蛋了!邻居们都很奇怪,在手机里怎么能抢到鸡蛋呢?“看,先通过手机APP扫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的二维码,进入平台后点击‘患教文章’这个模块。不光这个,还有‘社区大喇叭’‘咨询服务’‘专家协作’等模块……”他拿着手机,当场给大家示范起来。

  “凡参加电子签约的,刚一登录就可以分享到两个鸡蛋。平台里分享了许多医疗健康类文章,每阅读1篇文章并答对4道题,就能积50分并兑换1枚鸡蛋。”兑取鸡蛋最多的村民韩久骞深有感触地说,“在过去几个月,我只想着做题得鸡蛋,慢慢地开始发现每篇小文章都和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让我在不经意间学到了许多预防知识和急救知识,纠正了我之前的很多错误的认知。今后,如果我和家人再遇到各类健康小问题时,就不会那么慌张无助了。”

  家住白阳镇周沟村的王占婧,几年来一直睡眠不好,稍有动静就会惊醒,为此痛苦不已。在参加了电子签约后,马上远程咨询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专家李玲。李玲听了患者症状后,建议吃谷维素药。她服药半个月后,睡眠质量提高了。她高兴地说:“这个平台给患者很大的方便,使一些常见病、慢性病不用出家门就解决了。”

  “当前平台通过阅读积分共兑换出鸡蛋240537枚,这说明,平台推出的各种文章总共被分享了240537次。这种效果比相对集中的办班培训来说,极具便捷性、灵活性和针对性,成本又低。” 彭阳县卫计局局长韩治军说。目前,该县电子签约居民57751人,基本上实现了一户有1个签约居民的目标。


内容时间:2018-07-19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