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
●要重视调查研究,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了解基层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使改革更接地气。
●凡是忧愁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一经调查研究,办法就出来了,问题就解决了。
2017年7月,中宣部课题组赴江西省寻乌县开展扶贫调研,形成了《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推动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寻乌扶贫调研报告》。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重视调查研究,善于调查研究,是共产党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体现,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早在1930年,毛泽东同志就在寻乌县进行了一次大规模调查,这次调查催生了两个经典文献:8万多字的《寻乌调查》报告和著名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
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调查研究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法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加强调查研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党的十九大后,中央政治局首次全体会议上,他再次强调要加强调查研究,彰显了新时代坚持实事求是作风、大力开展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指出,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
之所以说是传家宝,还要从我们党历史上那次著名的“寻乌调查”说起。
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突破了国民党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会剿”,开辟了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呈现出一片“风展红旗如画”的喜人景象。然而,随着赣南、闽西苏区的发展壮大,有些同志受“左”倾思想的影响,在党内对中国的工商业状况还没有全盘了解的情况下,就想把“在农村没收豪绅地主阶级财产的政策”照搬到城市。
当时党内教条主义、“左”倾机会主义、冒险主义蔓延,如果不及时纠正,中国革命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为了纠正错误思想,进一步弄清中国的富农问题和城市商业状况,解决党在土地革命斗争中的路线问题和制定正确的工商业政策,毛泽东同志决定作一次深入的社会调查。
1930年5月,红四军在寻乌红50团配合下攻克寻乌县城后,闽粤赣边界敌军力量薄弱,战事较少。于是,毛泽东同志利用这一相对安定的环境,从5月2日开始,在时任县委书记古柏同志的协助下,通过听取汇报、实地查看、召开调查会等方法,在寻乌开展了将近一个月的社会调查。
这次调查,毛泽东等人详细了解了寻乌的政治区划、交通、商业、旧有的土地关系等内容,对寻乌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阶级的历史和现状等情况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考察分析。1931年1月,毛泽东同志将寻乌调查的笔记整理成题为《寻乌调查》的调查报告。这篇调查深入地挖掘了当时中国的国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步,也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活水源头。1930年5月,在调研过程中,他写下了《反对本本主义》一文。文中首次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调查就是解决问题”“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等著名论断。
2011年11月16日,在中央党校举行秋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习近平同志作了题为《谈谈调查研究》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领导干部要带头调查研究,并介绍了毛泽东所作的寻乌调查,强调“这种深入、唯实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
“亲自出马”“眼睛向下”“甘当小学生”
“寻乌做生意的人中,哪类最多?”“寻乌哪家豆腐做得好、最容易卖掉?”1930年5月8日,寻乌马蹄河畔,毛泽东同志的一系列问题将参加宣传会的战士们问住了。会上,他与大家深入地讨论了调查研究的意义和方法,并提出,要真正了解社会情况,不能只走马观花,要亲自出马,眼睛向下,“拼着精力把一个地方研究透彻”。
眼睛向下,甘当小学生,是寻乌调查的一个鲜明特点。毛泽东同志认为,“没有眼睛向下的兴趣和决心,是一辈子也不会真正懂得中国的事情的”。在寻乌,他组织10余名寻乌“老城通”召开了十多天的调查会。会上,他将这些寻乌的干部、农民、秀才等当成“可敬爱的先生”,恭敬地向他们请教。此外,他还深入当地工会、农会等进行实地调查,并到城郊的田间地头,一边帮农民耕田插秧,一边向田里的农民请教。
调研深入土地,决策才有养分。党的历史和工作实践反复证明:想获得发言权、决策权,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只有一条路:眼睛向下,脚步向下,到实践中去,到群众中去。
眼睛向下,深入群众,向群众学习,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一贯要求。早在2004年,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富阳市调研时就指出,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所以,在调查研究中,我们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虚心求教,做群众的学生,做群众的朋友。2016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深改组第二十一次会议再次提出,要重视调查研究,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了解基层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使改革更接地气。
亲自出马,开展调研,集中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问计于民的实际行动中。在正定,他跑遍了所有村;在宁德,他到任3个月就走遍了9个县,后来又跑遍了绝大部分乡镇;到任浙江后,用一年多时间跑遍了全省90个县市区;在上海仅7个月,他就跑遍了全市19个区县;到中央工作后,他的足迹已遍及31个省区市……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去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调研,从北京坐了1个半小时飞机到合肥,又坐了1个半小时汽车到金寨,再用1个多小时才进到山里。他一连走进5户农家,他告诉乡亲们,他专程到这里,就是要了解农村脱贫特别是革命老区扶贫的真实情况。
中共中央党校校委委员、教务部主任谢春涛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有关思想,正是他在不断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中得来的,是实事求是的结果。”
“调查就是解决问题”
“凡是忧愁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一经调查研究,办法就出来了,问题就解决了。”这是寻乌调查的一项重要结论。
寻乌调查的结果证明,进行社会调查不能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一看,“到处只问一下子”即可完成。要真正了解社会情况,“拼着精力把一个地方研究透彻”,这样才能解决问题。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解决问题的“总钥匙”。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我们必然也会遇到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大力发扬调查研究之风。更重要的是,我们不仅要调查研究,还要将调查做透彻、做深入。
调查研究隔层纸,政策执行就隔座山。情况研究透了,问题才能得到解决。有些地方之所以会出现决策止于会上、挂在墙上、落不到地上的问题,说到底,就是决策没有针对性、缺乏可操作性,根子在于调查研究少了一点、浅了一点。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规定的第一点就提出“中央政治局全体同志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调研时指出,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今天,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问题十分繁重。要下大功夫总结和运用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下大功夫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改革开放的客观要求,下大功夫了解党内外对改革开放的各种意见和建议,下大功夫了解地方、基层和群众在改革方面做的有益探索。这一切,都离不开调查研究的基本功。
实事求是、深入群众……这是寻乌调查留给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对进一步倡导实事求是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加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新时代面临新挑战、新要求,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按照党的十九大的总体部署,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完成历史使命。
内容时间:2018-03-06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