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一个产业,肩负起一方幸福
作者:叶晓枫 宋 茜   发布时间:2016-04-14  编辑:jiangshan

今年是精准脱贫攻坚年,按照省委“导向要实、工作要实、作风要实”部署要求,全省上下吹响了“如期脱贫、不落一人”的进军号角。产业扶贫、搬迁扶贫、保障扶贫三大主战场上战歌嘹亮,赣鄱人民以“不奏凯歌终不回”的豪迈,正向千年贫困作最后的决战。让我们一起聆听来自一线的声音。

在家门口就能赚“三份钱”,这是横峰县葛源镇葛源村贫困户段顺泉感到最开心的事。

段顺泉是当地典型的纯女户贫困户。两年前,他将自家的两亩田租给村葛业合作社,同时参与生产,加上入股红利,三份收入一年达7000多元。在横峰,一批像段顺泉这样的贫困户,依靠产业扶贫摘掉了贫困帽子。2015年,全县5500人实现脱贫。

产业扶贫,向来被视作夺取精准扶贫胜利的关键所在。横峰县在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的宏观形势下,巧妙利用资源,挖掘生产潜力,从产业选择,到产业扶持,再到市场培育,让产业扶贫真正落地的做法,值得借鉴。

产业如何选——特色思维调动了贫困户的积极性

在段顺泉看来,葛根是最适合横峰贫困户种植的产业。横峰县是“中国葛之乡”,尤其在葛源镇,村民家家户户都会种植葛根。由于“人种天养”的特性,葛根平日养护要求不高,除种植和收获期外,段顺泉还能腾出时间在村庄四周打点小工。

目前,横峰县葛种植面积2.34万亩,以葛佬葛产业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的“葛字号”企业15家,以葛根种植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43家,种葛大户30余户,参与农民达3000余人。

对于产业扶贫,横峰县的体会是:没有产业支撑的扶贫,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持续。但产业必须选准,前提又必须先“认清自己”。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县扶贫办主任张敏说,产业扶贫必须坚持水土相服、因地制宜的原则。“横峰葛是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2A级绿色食品,具有独特的保健功效,我们为此顺势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实施以葛为主的产业扶贫。”

新时期的产业扶贫需要这样的新思维。过去,横峰人守着这些宝贝,却看不见金山银山。如今,横峰人守望相助,既要绿水青山,更要金山银山,以葛根为代表的油茶、蔬菜、水稻制种、葡萄等特色扶贫产业发展,已在横峰风生水起。

产业怎么扶——短板思维推动政府培育产业发展沃土

眼下,正值春耕备耕时节,葛源村葛种植基地,层层梯田蔚为壮观,劳动着的村民挥汗如雨。“没有政府的扶持,我们不会发展得这么迅猛!”葛源村葛峰葛业种植合作社理事长陈接义由衷感叹。

在陈接义的合作社里,像段顺泉这样有发展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社员数量超过30%,达到县里规定目标。也因此,该合作社成功通过产业扶贫信贷通,贷款近40万元,葛根种植面积从700亩发展到3000亩。

产业扶贫绕不开一些坎。比如,帮扶方式、扶持政策、资金支持,以及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工作机制,横峰县出台《产业扶贫实施意见》,以政策组合拳补齐短板。

改变帮扶方式,终止传统“给钱”打卡到户,鼓励建立“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瞄准贫困人口,产业扶贫信贷通、产业扶贫资金入股分红、资产收益扶贫、干部携资结对帮扶等措施在全省率先出台。

实践中,这些产业扶贫模式管用又有效。如资产收益扶贫,政府将扶持资金的60%通过合作社划入贫困户名下作为股份,40%由合作社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资金入股分红,则是政府以项目方式,投入资金折股份,让贫困户直接参与生产和分红,实现零风险、高回报;干部携资结对帮扶,横峰已实现干部结对全覆盖。

产业扶贫,政府究竟应当扮演什么角色。陈接义认为,培育沃土,做广大农民以及合作社、农业企业做不了的事。

市场怎么找——互联网思维让农产品走出山沟沟

4月12日11时,横峰电商众创园,葛峰生态食品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吴银波正在电脑前敲打着键盘,和客户互动。

办公桌前,是厚厚的一沓快递单。公司是陈接义的合作社在电商平台上开设以葛为特色的农特产品网店,与吴银波合作成立。吴银波说,以往年销售额不到600万元,2015年进驻园区发展电商后,村里产品实现了更好更快“走出去”,一下子就增加至800万元。

当下,“互联网+”风生水起。扶贫产业顺势而上,同样能赢得许多发展机遇。2015年以来,横峰成立电商众创园,加快贫困地区光缆入村入户速度,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形成了“服务点+专业合作社(企业)+众创园网店+物流快递”的新型电商精准扶贫模式。

无形的网络能克服贫困地区交通瓶颈,连通世界,对接供需。目前,全县40余家葛电商经营主体通过电商平台,在卖出中做挣钱的“加法”,在买入中做省钱的“减法”,让贫困户双重受益,电商交易额达6000万元。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民群众能否让荷包鼓起来,过上小康生活,关键在于资源能否进入产业链实现增值。从这个意义上说,把资源要素聚集起来的能力,是一个区域的重要竞争力。刻“2017年底脱贫摘帽”于心中的横峰县,无疑为产业扶贫提供了一种好的范例。


内容时间:2016-04-14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