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推力脱贫攻坚 谱写产业扶贫新篇章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8-03  编辑:崔月

今年以来,泗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脱贫攻坚工作部署,以产业扶贫为主线,围绕发展抓扶贫,结合县脱贫摘帽年和作风建设年活动,聚焦短板,在做实、做细和做出成效上下功夫,全力推进产业扶贫工作开展。

截至目前,全县65个贫困村中,符合产业发展标准的65个,占全年任务的100%; 特色种养业达标贫困户6596户,占全年任务的97%;达到“一村一品”认定标准的贫困村27个,占全年任务的208%;建设贫困村特色种养业扶贫基地65个,实现全覆盖;全县65个行政村都有到村项目,实现到村项目全覆盖;到户项目23105个,到户覆盖率达100%,占全年任务的125%;全县培训有劳动能力的自种自养贫困户6800户,已完成培训任务100%;发挥带动作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91个,带动贫困户21410户,带动比例99.5%,占全年任务的153.1%;全县特色种养业扶贫项目财政资金累计投入10056万元,户均财政支持强度4673元,超过全年任务2500元目标。

加强顶层设计,着力推进项目建设

全县编制了县、乡、村三级特色种养业三年发展规划,制定《泗县2018年产业扶贫春季攻势行动方案》,明确2018年脱贫摘帽目标任务,实行“挂图”作战,对账销号。目前全县16个乡镇、开发区和168个行政村均已制定2018—2020年产业发展规划,全县168行政村产业扶贫基地实现全覆盖,已建立村级农业发展经济合作社168个。

强力推进项目建设,2018年实施的特色种植扶贫项目35个项目目前正在快速推进,5月底前将如期完成春季攻势全部15个项目建设任务;县养殖类项目25个,已有16个项目落地开工建设;5092万元的购机补贴资金已经足额到帐,正在积极推进;65个村扶贫工厂项目已建成64个,已投入使用52个;10个乡村旅游富民工程等项目建设正在加快推进,这些都为全县各镇村提供产业发展机遇。

实施“1235”林业扶贫工程,折股量化带动到户

全县积极实施“1235”林业扶贫工程(17条主要道路扶贫林建设、20个省级森林村庄创建、300个自然庄绿化、全县5万亩造林面积),至目前累计完成造林面积5.27万亩,其中绿色长廊完成建设长度127公里,造林面积7678亩,绿色长廊已完成任务的96%以上;32个贫困村薄壳山核桃“扶贫林”基地已全部建成,完成造林面积3680.7亩;在黑塔、刘圩、丁湖3个乡镇建立薄壳山核桃示范基地,已完成造林面积2620亩;村庄绿化及其他造林完成面积38720亩。省级森林村庄创建和村庄绿化正在积极推进中。

充分利用绿色长廊、村庄绿化和扶贫林基地等优势,结合“三变”改革,建立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制定《泗县扶贫产业折股量化到户促进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将财政投资形成的村级产业扶贫项目资产折股量化给贫困户,让贫困群众分享到产业扶贫的红利,实现股份带动精准脱贫。

实施“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围绕“22160”产业扶贫工程,重点建设南北2条产业扶贫示范带、屏山、大路口2个万亩核心示范区,16个乡镇(开发区)千亩产业示范园和全县168个村级百亩扶贫示范基地。坚持“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思路,强化扶贫基地和“一村一品”建设,充分发挥园区(基地)、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产业联合体和电商扶贫带动作用,支持主体积极参与特色产业扶贫基地建设,构建经营主体与贫困村、贫困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贫困村和贫困户增收。大力推进扶贫工厂就业带动扶贫,积极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工作,通过举办首届小宋梨园乡村文化旅游节活动发展休闲农业,带动贫困户就业;通过电商示范站点建设,开展商贸流通,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已注册“古韵虹香”电商品牌,通过拼多多平台销售粉丝6000多单共1.5万斤。

制定《泗县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奖补暂行办法》,激发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扩大贫困户带动覆盖面;修订《泗县特色种养业扶贫到户奖补实施办法》,继续对自种自养的贫困户进行奖补,鼓励贫困户调优结构,扩大特色种养业发展规模。

强化技术培训,激发贫困户创业、就业动力

坚持扶贫与扶志(智)相结合,唤醒贫困群众进取意识、市场意识和主体意识,通过召开产业扶贫现场观摩会,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切实改变部分贫困户“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变“让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实现从“他扶”到“自强”的转变。加大贫困村和贫困户技术培训力度,结合包村联户,组织农业部门200余名农技人员,采取“10+2”的服务模式,向贫困户传授科技知识,开展技术帮扶;发挥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所桥头堡垒作用,加大用工信息、就业岗位宣传;开展定点、订单、定向全覆盖式就业创业技能培训,提升贫困户就业创业能力和就业一条龙服务机制;并组织“双包干部”深入包扶的村、贫困户,加强产业扶贫政策和技术指导,及时解决产业扶贫工作中问题,提高贫困户脱贫能力。目前已完成全县自种自养贫困户全部轮训一遍任务。

做好与发展平台对接,增强产业扶贫发展后劲

一是加强南北对接。充分利用当涂提供帮扶资金3000万元,重点建设特色种养业扶贫基地18个;加强山芋、大豆、花生深加工和甜糯玉米生产建设等方面项目招商;积极开展“泗县农产品进当涂”活动,组织了多家名优农产品企业参加当涂县年货嘉年华展销活动,扩大我县特色农产品销售。并在我县召开南北对接现场会。

二是加强与产业联盟对接。依托安农大和我县共建的研发中心和4个产学研联盟,在我县发展山芋、园艺、养殖、牧草等特色产业,带动我县特色种养业发展。研究山芋加工污染处理方式方法,解决山芋加工污染问题,促进我县山芋产业向无公害、绿色、有机方向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三是加强与高校对接。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合作共赢的原则,实施“农校对接”,拓宽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组织本县优质果蔬产品、畜禽产品进入高校食堂。目前泗县慧佳农业有限公司已与合肥学院、中澳科技职业学院,泗县德强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已与合肥共达职业技术学院分别签订了优质农产品采购协议。今年以来已销售特色农产品30万斤。本月12日全省农校对接现场会在合肥学院召开,我县农校对接的经验和做法在全省推广。

强化督查考核,实行一月一通报

每月组织县大督查办、扶贫办、农委、林业、畜牧、农机等产业扶贫成员单位人员组成督查组,对全县乡镇政府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实行每月一督查、一排名,把考评情况作为春季攻势和产业扶贫年终考核重要依据,并在每月全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月度例会上进行通报,确保产业扶贫工作扎实高效开展。


内容时间:2018-05-21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