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为民族续命:潘光旦与他的时代

  • 作者:杨奎松 出版日期:2019年7月
  • 报告页数:7页 报告大小:
  • 报告字数:5108字 所属丛书:
  • 所属图书:清华社会学评论(第十一辑)
  • 浏览人数:277     下载次数:0

文章摘要

潘光旦理科训练出身,先在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学习生物学,取得学士学位;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动物学、古生物学和遗传学,获得硕士学位。1926年回国后,虽然他较多地转到优生学、社会学,注重性、婚姻、家庭、教育等问题的研究,但他的这些研究非常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不离其生物学和遗传学的训练及其视角,主张“以生物为体,以社会为用,采遗传选择之手段,以达人文进步之目的”。其中的原因,是他一心想要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方法,利用社会干预与社会选择的手段,以改善中华民族的体质和智力,从而提高中国在世界上的竞争力。他所主张的人文史观的一个基本观点,也是建立在“种族绵延”基础上。他固然重视“个体”,同时更强调“群体”。在以“个体”和“群体”为两纲的理想架构中,“个体”是起点,“群体”则是目的。

作者简介

杨奎松:杨奎松,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学者、历史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