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流变的礼单:代际人情圈子的同与不同——一个农户礼单账册的代际比较

文章摘要

正如古德利尔曾在《礼物之谜》中说的那样,“礼物交换存在于所有的地方,尽管未必在所有的地方都一样”。〔法〕莫里斯·古德利尔:《礼物之谜》,王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第1页。礼物交换或是礼单经济,在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中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因为中国的社会关系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个体以自我为中心构建的流动的社会关系网络而非凝固的社会制度支撑的,因而礼物馈赠和其他互惠交换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维持、再生产及改造人际关系方面。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李放春、刘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第13—14页。事实上,凝固的乡村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的人情网络。“人情”有多种表现形式,“随礼”及其价码可以说是这张无形之网的主要面纱。阎云翔甚至认为礼单经济“记录和展示了人际关系网络的社会地图”。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李放春、刘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第3页。费孝通曾表达过传统中国乡土时空的社会架构和精神底色是“差序格局”模式,于是说:

关键词:

作者简介

刘小峰:刘小峰,男,汉族,江西九江人,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讲师,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社会学理论与费孝通研究,发表相关CSSCI来源期刊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