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一般信任、发展与公平的内在联系

  • 作者:周怡 出版日期:2017年2月
  • 报告页数:18页 报告大小:
  • 报告字数:16893字 所属丛书:
  • 所属图书:公平与发展
  • 浏览人数:272     下载次数:0

文章摘要

本文在综述近期研究发现的基础上,以案例和观察事实的呈现,探索一般信任、发展和公平这三个表征社会进步的指标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基本的研究结论分为描述和解释两部分。描述性的结论有:(1)发展了,中国人保留着稳定而低度的一般信任水平;(2)发展了,中国人仍旧拥有稳定而低度的公平感意识。解释性机制是:道德和绩效作为一般信任和公平感的内在联系机制,可以用以解释发展后中国依旧存在的两个稳定现象。首先,“稳定而低度的一般信任”,在道德伦理上与传统的“家本位”文化中的特殊信任挤压一般信任相关;在绩效上与监管带来的成本提升、信任降低,以及监管-逆反现象密切联系。其次,“稳定而低度的公平感”,在道德伦理上与传统的威权主义顺从文化相连,而在绩效上与国家的“绩效合法性”转向休戚相关。

作者简介

周怡: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现代社会信任模式与机制研究”(项目号:11&ZD149)首席专家。1993年获南京大学硕士学位,200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学位。研究兴趣与教学重点为文化社会学、中国基层社会研究、社会分层与流动、质性研究方法。先后在SSCI期刊发表论文2篇,在国内权威期刊《社会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2篇,在《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学术月刊》《社会科学战线》《江海学刊》《南京大学学报》《社会》《中国乡村研究》《社会理论丛刊》等核心杂志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出版学术专著《中国第一村:华西村转型经济中的后集体主义》(牛津大学出版社,2006年)、《解读社会:文化与结构的路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多部论著获省部级及以上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