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2015年夏阜村农户的“子女数量”结构统计信息
所属图书:中国农村调查(总第63卷·村庄类第17卷·华南区域第9卷)
出版日期:2019年1月
关键词:
夏阜村魏氏宗族的社会形态与实态

夏阜村魏氏族人有着共同的祖宗、共同的血缘,血缘社会与村落社会高度融合在一起,绵延至今。本章将从社会形态概况、社会构成、社会组织、社会交往、社会分化、社会冲突、社会保障等七个方面考察夏阜村魏氏宗族的传统社会形态。

第一节 社会形态概况

在传统时期,位于粤北地区的嘉应州长乐县横陂约的夏阜,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是一个相对较为封闭、独立的社会,流动性较小。本节将从人口、姓氏等各方面概述夏阜村魏氏宗族的传统社会形态。

姓氏情况

在清朝中期,夏阜村的西门寨都还住着十三姓,但是后来,随着魏氏宗族的人口繁衍越来越快,人丁兴旺,其他姓氏都搬离了西门寨去其他地方。因此在清朝中期以后,夏阜村就成了魏氏宗族的单姓村。在三百年的历史中,魏氏宗族在夏阜村不断发展、繁衍,宗族共同体不断壮大,魏姓人口越来越多,到1949年前后村中已经有人口2000人左右了,成了当时横陂的一个大村子。关于其他12姓在清朝中期搬离西门寨,最后魏姓主导西门寨的原因,笔者通过访问了解到,因为魏氏在西门寨片区的祖先贤公比较有钱,又懂得经营,家族兴旺,子嗣越来越多,随着财富的迅速积累,势力越来越大,导致其他小姓小户陆续搬离西门寨,在西门寨中的房子也都卖给了贤公的后人,贤公的后人又在西门寨周边建立新的屋场,开拓生存空间。

夏阜村还有一个特色,就是整个村庄通过地理地域的分割分为三个片区,三个片区又是三个不同时期产生的,在五世祖敏公在(五房)屋场片建筑屋场后,陆续发展了几代人,从事农耕,发展家族。在十三世祖资公时期,由于资公有能力修建新的大的屋场,把势力范围扩展到了溪仔口。在十六世祖贤公时期,魏氏族人又占据了西门寨这个重要的交通和商业中心。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