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腹地城市对中心城市的依附指数(2017年排名前20)
所属图书:河北省经济发展报告(2017)
出版日期:2017年12月
关键词:
高铁联网时代京津冀城市群时空格局重塑与动力演化

引言

高铁,正史无前例地重构中国的城市与区域空间格局,跨地区的人口、要素和产品流动再次被快速交通网络激活。截至2016年底,我国高铁营运里程已经超过2.2万公里,连贯东西南北中的“四纵四横”网络基本成形。2016年6月,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再次明示建设“八横八纵”高铁主干,并加快城际铁路建设以实现高速铁路联网,以将近邻的大中城市吸纳进入1~4小时交通圈,城市群区域内部则要构建0.5~2小时交通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推进京津冀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2016年11月,《国家发改委关于京津冀地区城际铁路网规划的批复》中明确提出未来京津冀地区将形成“京津、京保石、京唐秦”三大通道,并作为主轴,基本实现京津石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0.5~1小时通勤圈,京津保0.5~1小时快速交通圈。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依托于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而快速推进的高铁(城际铁路)建设将进一步实现城市群与城市群之间、城市群内部各城市之间的“时空压缩”,将极大地促进城市间劳动力、资本、技术和信息的快速流动,高铁已经成为重塑京津冀城市群城市体系格局的重要因素。

理论上讲,高铁会通过增强可达性来重塑区域人口和经济的空间结构,但因地理空间尺度的不同,可达性的意义也不尽相同。在国家和跨行政区层面,高铁建设可以通过减少旅行时间,将边缘地区拉近发达地区,从而减少核心边缘结构的非均衡性,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基础设施机会。高铁建设带来的可达性可以在全局和局域层面实现显著的时空收敛,使各区域享受交通的便捷程度更趋于均衡,特别是边缘地区通达性的提升十分明显。优越的地理位置虽然有利于中心城市可达性的提升,但高铁网络发展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