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2006~2015中印双边贸易规模及贸易依存度
所属图书:中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报告(2017)
出版日期:2017年7月
关键词: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合作概述

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之后,中国与周边国家开始了更加紧密的全方位战略合作。其中,产能合作便是战略对接的重点。国际产能合作是国家之间围绕产能建设、贸易、投资、拓展、提升、转移和应用而开展的互利合作。推动中国优势产能“走出去”,促进国际产能合作,有利于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拓展发展空间,与相关国家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哈佛经济学家雷蒙·弗农的产品周期论、英国跨国公司专家约翰·邓宁的投资发展路径理论、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等人以日本与东亚国家(地区)的产业转移为范本发展而来的“雁行模式”都描述了产业的跨国转移,且认为经济发展与对外直接投资的演变是一个连续进程,一般而言从低级向高级演变,资本输出国与资本输入国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发展差距,主要表现为人均GDP差距,同时也在产业层次上有明显的体现。这为我们筛选投资“一带一路”沿线国的国家和产业提供了指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目的地既有发展中国家,又有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路径之一是从高收入的母国向低收入的东道国转移,另外是投向更高收入的经济体,但进入的行业也是在东道国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比如传媒、IT和先进制造业等。但主要还是向那些比中国发展水平略低的国家转移一部分产业。“一带一路”将基础设施作为优先领域,也反映了国务院在产能合作文件中对“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掀起新热潮”的判断。但“一带一路”要真正产生互利共赢的效果,最终还得取决于产业合作能否顺利推进。

中国与周边国家产业合作方式

加快产业发展、推动产业不断升级是一个国家和地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只是处于不同阶段的国家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