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种植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变化趋势
所属图书:中国农业气象灾害及其灾损评估报告(No.2)
出版日期:2017年1月
关键词:
中国农业气象灾害演变及减灾避险对策

全国气候逐渐变得更暖、更旱、更涝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极端气候事件呈增加趋势。1961年以来,中国单站极端强降水事件站次比呈升高趋势,极端低温事件站次比显著下降;区域性高温事件频次趋多,低温事件频次显著减少;霜冻日数呈减少趋势;全国平均年雨日呈显著减少趋势,而年累计暴雨站日数呈显著增加趋势,区域性强降水事件的频次呈弱增加趋势,导致暖时更暖、旱时更旱、涝时更涝。

农业气象灾害趋势、强度和类型显著改变

干旱灾害呈面积增大和频率加快趋势且北方旱灾影响明显比南方严重。1961年以来,全国气象干旱事件频次呈上升趋势;年及四季的持续干期由东南向西北呈逐渐增加趋势,高值区出现在新疆、西藏、甘肃、青海、内蒙古等西部地区。全国农业干旱灾害发展具有面积增大和频率加快的趋势,特别是21世纪以来干旱成灾率平均为56%左右,全国农业干旱化与旱灾影响呈显著增加趋势,且以秦岭-淮河线为界的北方旱灾影响明显高于南方,增速也比南方快。旱灾发生呈由南向北增加的趋势,黄淮海地区的旱灾平均受灾面积占全国受灾面积的比例最高,其次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北地区,三大耕作区总平均受灾面积约占全国受灾面积的69%,为旱灾频发区。

冬小麦涝渍呈增加趋势且生育后期灾害强度增加更明显。1961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小麦的涝渍多发于苗期、拔节期和抽穗灌浆期,而少发于孕穗期,但变化趋势不同(见表1)。1981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小麦涝渍除拔节期外均呈增加趋势,特别是在孕穗期和抽穗灌浆期,不仅发生灾害的趋势明显增加,而且灾害强度也显著增加。冬小麦各生育期的涝渍均呈南部多、北部少的分布格局。

水稻高温热害增加趋势明显且重度灾害显著增加。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