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侯晓斌 闫琪 韩尧 吴则村 出版时间:2024年12月
作为文物和文化遗产大省,近年来,山西加大重视力度,在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中创新创造了诸多“亮点”。“文明守望工程”建设、涉旅文保单位“两权分离”改革、省级文物保护利用...
作者:孙业红 王静 陆京凤 付娟 出版时间:2024年12月
2024年,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得到重视,旅游领域蓬勃发展,助力乡村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乡村经济转型与乡村文化传承的关键驱动力。本文系统梳理了当前农业文化遗产旅游...
作者:石美玉 闫玉英 出版时间:2024年12月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4年,中国加入该公约,2024年是中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我国非遗门类众多,数量庞大,乡村作为...
作者:周泽鲲 刘志华 孙业红 出版时间:2024年12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文化遗产数字化进程加快,农业文化遗产也从传统物理空间走入虚拟空间。本文聚焦农业文化遗产认同,尝试明晰虚拟空间中农业文化遗产的认同框架,确立了临场感是虚拟空间中农...
作者:修宇 孙业红 陆京凤 赵靖蓉 付娟 出版时间:2024年12月
药食同源是强调食物和药物关联性的一种中国传统医学理念,在现代科学研究的验证下,已受到普遍认同。2021年《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管理规定》公布,截至目前共收录106种...
作者:孙梦阳 葛中天 徐航 房文静 出版时间:2024年12月
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农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研究较少涉及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形象感知的对比。因此,本文以携程和马蜂窝上游客评论数据为样本,探究梯田类与茶类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形象感知差异...
作者:李亚娟 欧阳辰星 出版时间:2024年12月
乡村节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旅游实践的重要内容。本文遵循“理论建构—实践模式—实践特征”的研究思路,探讨乡村节庆类非遗的旅游实践。结果表明,乡村节庆类非遗旅游实践可从实践模式和实践特...
作者:陶慧 王哲 出版时间:2024年12月
传统技艺是造物的文化,人类在乡土情境中通过“造”的行为串联了不同的时间、空间和人群,赋予物以意义。本文运用案例研究法,基于文化记忆理论与空间生产理论探讨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
作者:张祖群 王滢 李潘一 蓝子钧 杜林鑫 出版时间:2024年12月
京西古道以“西山大路”为主干线,是由多条相互连接、功能不一的线路组成的网状道路体系,自古以来就承担着民族融合、军事防御、商贸物流、宗教活动、城市供给等多元功能,是京西地区古代文明重...
作者:顾兴国 姚灿灿 出版时间:2024年12月
桐乡位于杭嘉湖平原腹地,是江南蚕桑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悠久的蚕桑历史孕育了桐乡璀璨的蚕桑文化,并渗透当地居民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和精神领域,形成了含山轧蚕花、双庙渚蚕花水会、乌镇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