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民族团结理论     检索到  18759  条相关信息

从宗教信仰转化为实际行动,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条件。宗教与文化衔接,与社会嵌构,与生活关联,形成与特定民族密切关联的整体制度,并逐步从精神文化领域突破,进入社会领域沟通整合人际关系。宗教是整合人群的重要推动力,因为面对自然与社会的压迫,人们可以在特定宗教信仰背景中形成集体合力以对抗和化解风险,将之确定一套技术手段和文化系统,将人群凝聚为共同体。宗教形成的固定生...

作者:出版时间:2017-09-01

民族交往,除了语言阻隔,还面临不同宗教信仰和社会心理的考验。与宗教心理相联系的社会心理,很可能演化成为民族之间的刻板印象。消除突破此类刻板印象,还应从宗教因素入手。消除宗教信仰上的隔阂,有助于推动不同民族更好地交往。历史上,云南一些民族之间隔阂很深,几乎到了老死不相往来的程度。例如,过去西双版纳坝区傣族和山区哈尼族、拉祜族等民族的界限严格,山区民族不能随便下...

作者:出版时间:2017-09-01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和“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的重要指示,牢牢把握发展、稳定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心,始终把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作为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认真推进西藏特色的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本文回顾了西藏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和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作者:李祖春 陈飞 李军利 周海 黄昱霖 出版时间:2018-12-01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大家庭的缩影。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云南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协调民族关系、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重大举措。本文回顾了云南省长期坚持“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的总要求,持续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实践经验,指出民族团结创建是云南长期保持了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边防巩固良好局面的重要保障。针对新...

作者:杨剑波 沙光雄 出版时间:2018-12-01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自治区党委、政府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在全区范围内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创建,使“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深深扎根各族群众心中,千里草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文化繁荣、边疆安宁、生态文明、各族人民生活幸福的亮丽景象。

作者:奇锦玉 李国成 孙学文 吴晓冬 出版时间:2018-12-01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内蒙古民族团结修复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当时,大多数人生活艰难,物资短缺,社会在“整人与挨整”的政治运动循环中终于迎来一个重构常态社会秩序的时代。“文革”期间出现的理论和实践错误逐步得到纠正,探索修复新型民族关系的路径也随之成为必要的社会需求,由此推动了内蒙古民族团结的修复和发展。

作者:周竞红 出版时间:2017-05-01
关键词:

民族团结在贵州有着优良的传统,贵州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历程悠久。本报告系统回顾了贵州省开展民族团结创建工作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省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的新实践和新探索。贵州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融入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在综合经济实力,决战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开放创新,增进民生福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各项事业发展上,实现了...

作者:贾度 出版时间:2018-12-01

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始终把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来坚守,作为工作接力棒代代相传,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红利,使民族团结的观念深深扎根于广西各族人民心中,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各族...

作者:罗军 石煜 出版时间:2018-12-01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