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农户行为理论     检索到  18177  条相关信息

现实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即使地理位置相近,农户参加合作社的行为决策仍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如何就这一现象做 出合理的解释,将是本章拟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章首先构建农户参加合作社的行为决策模型,对影响农户参加合作社行为决策的关键因素进行理论分析,然后构建农户参加合作社行为决策的计量经济模型,并利用实地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对本章内容做出小结。

作者:蔡荣 出版时间:2015-09-01

农户家庭经济行为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中国,伴随1980年代初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缺少经济自主权的农户逐渐从集体经济的制度约束中摆脱出来,日渐成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过程同步,农户的家庭经济行为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并对经济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其中,农户家庭内部劳动力资源的配...

作者:刘怀宇 出版时间:2016-05-01

《中国农户经济行为与乡村治理》一书首先讨论了传统农户家庭经济行为的两个主要假说体系——农户家庭生产和消费均衡的恰亚诺夫假说和农户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舒尔茨假说——各自使用的要素市场背景,并认为恰亚诺夫假说是针对外部市场环境条件极为恶劣及劳动力、土地、信贷要素市场完全缺失情况下的农户经济行为,而舒尔茨假说分析的是在贫穷而有效率的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农户经济行为。而...

作者:刘怀宇 出版时间:2016-05-01

农户是农地流转中的主体,他们的意愿和行为直接影响农地使用权的流转,是诱发农地制度改革的微观基础,我国农地流转的良性调整应以尊重农户意愿为前提,以保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民的收入为根本目的。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前三次农地制度变革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农地制度变革必须从农民的需求出发,任何违背农民意愿的农地制度都将以失败而告终。然而,目前基于农户行为对农地流转的研究并不多...

作者:钟涨宝 张立平 出版时间:2008-08-01
关键词:

在中国当今的农村社会,传统宗法制度和现代契约制度的约束并存。这两种制度本身都是客观和有序的,并没有好坏之分。文化的融合,人口的流动,带来的是两种制度的相互作用。传统宗法制度存在的基础是以血缘、族缘、地缘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网络,这种形式的社会资本是相对简单和牢固的。在现代社会资本发展的过程中,旧有的传统社会资本并没有按照理论上规范的道路朝着严格契约化的方向发展,...

作者:陈熹 出版时间:2016-05-01

制度变迁是新制度替代旧制度的过程,作为一种共同规范,制度规定了参与人可行的选择集,约束着当事人的选择和行为,决定了制度变迁动 力的大小及制度变迁何时发生,能否继续。农地制度作为农村的基本制度,其变革发展既会受到既得利益主体的阻碍,也会受到追求利益主体的推崇,相关利益主体间的长期博弈使得中国农地制度的变迁形成了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交错相融的路径轨迹。

作者:张建杰 张改清 出版时间:2016-08-01

本书试图从社会资本视角分析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因素,通过探寻优化农村金融市场资源配置和缓解当前农村资金供需矛盾的可行路径,实现农村信贷渠道的拓展和农民议价能力的提升,降低农村借贷风险,助力政府制定更加契合农村实际 的金融政策,最终为建立良性循环的农村金融市场秩序提供借鉴。总体来说,本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作者:陈熹 出版时间:2016-05-01

江西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地处中部地区,东邻福建、浙江,南连广东,西毗湖南,北接安徽、湖北,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三个经济发达地区的交界点。特殊的地理条件和历史原因,使江西不同县区的农民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从而导致了差异化的经济行为。他们的生活习惯和经济状况往往与毗邻省份的农户类似,于是他们也就有了相近的借贷习惯。同时,江西正走在“中部崛起”的路上...

作者:陈熹 出版时间:2016-05-01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