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单季稻生产的高温热害危险性,双季早稻生产的高温热害危险性,双季晚稻生产的高温热害危险性,水稻生产的高温热害危险性比较
水稻高温热害增加趋势明显且重度灾害显著增加。高温热害主要发生在抽穗开花期,1961年以来高温热害均呈增多趋势,特别是1981~2010年重度高温热害增多趋势明显。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稻高温热害呈西南部和东部多、中部和中西部少的分布格局;华南地区早稻高温热害少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呈北部多、南部少的分布格局;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季稻高温热害呈西部多、东部少的分布格局。
高温津贴是指对劳动者在高温自然气象环境下劳动而付出的特殊的或额外的劳动消耗而给予的一种补偿,本报告在分析高温津贴发放存在制度层次低、适用条件模糊、缺乏责任追究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应提高制度层级、明确发放条件及标准、加强正面引导避免以发放高温津贴代替劳动保护的对策建议,为健全完善高温津贴制度提供参考和借鉴。
南方地区是中国夏季高温热浪的重灾区,全国最热的10个省会城市有9个位于这一地区。2013年夏季,中国南方地区出现了1951年以来最强高温热浪天气,表现出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强度大、极端性突出等特点。北极涛动处于正相位和赤道太平洋“西暖东冷”叠加,有利于副高稳定发展,这是导致2013年夏季南方大范围高温热浪天气的主要原因。持续高温对人体健康、农业生产、生态...
基于高温热浪的成因,面对高温热浪天气,应该有效采用各种适应措施有效降低热浪对健康的可能影响,其中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健全高温热浪预案体系,减轻热浪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加强高温热浪的立法工作,积极做好对人体健康的保护和减缓城市热岛效应,缓解高温热浪等,避免和降低高温热浪造成的危害。
哥本哈根会议令人遗憾地未能取得任何进展,而这种失败正如一股强劲的推动力量要求我们构建一套有别于当前的全球气候保护体系的气候保护制度,这种新的制度应当是富有效率而且应当比现有体系更加公平,同时还应该满足可持续发展原则(Schellnhuber et al.2010)。《哥本哈根协议》中包含一些至关重要的关键要素,而该协议的贯彻执行可能成为基础,促使建立起一种非...
农业是气候变化敏感行业。不同排放情景下1.5℃和2℃升温阈值给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带来的气候危险性出现了新的特点。未来水稻生产主要受高温热害和寒露风的影响,冬小麦生产主要受涝渍和干旱的影响,玉米生产主要受干旱影响。针对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中国农业生产面临的气候危险性,需要采取稳健的适应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气候危险性的影响,确保粮食稳产高产。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