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当前,尽管青海的文化产业在发展环境、产业市场、产品研发、品牌打造、宣传交流等方面已初具规模,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但还存在重视不够、产值比重低、品牌打造不够等问题。必须解放思想,提高认识,理顺文化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调整文化产业及产品结构,大力培育文化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培养经营管理人才,加大科研支撑力度,继续加强文化宣传交流活动,打造知名品牌,为青海文化产业的...
青海黄河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资源富集、形态多样、内容庞杂,内含历史文化、生态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水利文化等,源头性、多元性、互鉴性、生态性特征明显,在黄河文化发展史上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报告在梳理青海黄河文化特点、肯定已有成绩的前提下,从构建青海黄河文化标识体系、深度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和工程、助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强化黄...
河南省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十分丰富,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当前文化经济蓬勃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本章首先剖析文化产业的概念及其特征,考察河南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探讨河南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文化产业和文化经济的发展提供思路。
青海2004年出口额在全国排名第三十位,2004年当期指数全国排名第三十位,2000~2004年变化指数全国排名第二十四位。青海2004年没有强势出口产品。十四类产品中,2004年当期指数全国排位没有进入前十名的产品,排名最高的矿产品,全国第十九位。2000~2004年变化指数全国排位进入前十名的有皮革及制品、电子器件、运输设备和矿产品。
近年来,青海精心策划和全力推进“大美青海”品牌建设,极大地促进了青海经济、文化等事业的全面发展。“大美青海”丰富的内涵使新青海形象得到进一步塑造和展示;文化旅游品牌价值得到有效体现;青海人民的文化自信心增强。在“大美青海”引领的青海高原旅游文化名省建设中,依托“大美青海”品牌加快高原旅游文化名省建设步伐;突出昆仑文化品牌,全面体现青海多样性文明的和合共荣之美...
多年来,青海一直致力于“大美青海”品牌建设,“大美青海”逐渐为世人熟知和认可,并且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国内外认识青海、了解青海、投资青海的金名片。本文认为,推进特色文化品牌建设,既是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名省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
2012年,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着力在四个方面:突破难点,优化需求、产业和区域结构,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民生事业实现均衡发展,造福人民;确保项目工作、保障工作和群众工作到位,完成玉树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勇担重任,继续完善和发展青海科学发展总体思路,开创新青海建设新局面。
西部地区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得天独厚优势,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演艺、民间艺术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产业增加值显著提高,但总体上看,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仍有所下降,与东部地区差距仍在拉大。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文化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内部活力不足。加快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重视西部文化产业发展,提升西部文化产业...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