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附属地人民问题     检索到  45003  条相关信息

本文主要介绍农村人民调解服务供给问题研究的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首先,本文从农村人民调解概念出发,结合公共服务特性,对农村人民调解服务进行界定。其次,本文结合公共服务供给,对农村人民调解服务供给内涵进行探讨,在明晰全文研究对象和研究议题的基础上,论述农村人民调解服务供给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志愿失灵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及治理理论,介绍志愿失灵理论、新公共管理...

作者:何阳 出版时间:2021-07-01

本文对孟加拉乡村银行组织形态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介绍,首先本文介绍了三种组织的形式通过行动、通过觉悟启蒙和通过过程以及三种组织形式的核心是“一丝不苟的适合”;其次对乡村银行的组织结构和组织内部的分工、职责进行了阐释;最后对乡村银行组织的发展做了简单的介绍。

本文主要从历史政治学角度对农村人民调解服务供给进行考察,对农村人民调解服务供给的阶段划分、农村人民调解服务供给的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做出回应,以期对农村人民调解服务供给历史存有整体性认识。

作者:何阳 出版时间:2021-07-01

本文主要探讨农村人民调解服务供给问题的重要诱因,揭示农村人民调解服务供给问题的生成逻辑。主要包括五个部分:一是从村民和政府参与组织构建的意识方面探讨了农村人民调解服务供给出现供给主体单一的问题;二是从调解经费来源途径与落实程度方面分析了村人民调解服务供给出现供给经费缺乏的问题;三是从调解员激励制度的制定与执行阐述了农村人民调解服务供给出现供给意愿偏低的问题;...

作者:何阳 出版时间:2021-07-01

本文主要从实证调查出发介绍农村人民调解服务供给与需求概况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审视农村人民调解服务供给方面的不足。本文认为,农村人民调解服务提质增效逻辑起点在于农村人民调解服务供给与需求存在矛盾,而这些矛盾会对农村人民调解服务供给质量造成影响,故要提升农村人民调解服务供给质量,必须推动农村人民调解服务供给方面的改革,使农村人民调解服务供需一致。

作者:何阳 出版时间:2021-07-01

要解决人民调解服务供给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意识构建、经费保障、激励完善、素质提升及绩效考核等方面进行探索。一是从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和通过政府外部扶持方式两方面建立新型人民调解组织,增强调解意识;二是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募捐活动,将人民调解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及落实村委会对人民调解经费支持的方式,共同保障农村人民调解服务供给经费;三是实施人民调解员经费奖励制度,调动农村...

作者:何阳 出版时间:2021-07-01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人民主导的国家形态得以确立。“人民”的形塑,不仅有着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也体现出鲜明的权力特征;卫生方针的确立及其权威解释,一方面透射着新国家的本质要求和国家建设的现实起点,另一方面则展现出现代化导向和本土社会间的相应紧张,预兆着“中国道路”的艰难探索与开掘过程。

作者:出版时间:2011-09-01
关键词:

文章首先梳理了人民健康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指出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之一, 提高国民的健康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发展卫生事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最后,文章详细介绍了“十一五” 期间加快我国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

作者:高强 出版时间:2006-08-01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