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资本市场不仅要为企业提供融资途径,更要为居民财富增长提供支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强化金融服务功能,找准金融服务重点,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为本。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持续完善,金融投资产品日渐丰富,使得参与证券投资、获得投资收益,日渐成为居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发展普惠金融有助于促进居民增收。一方面, 普惠金融通过提高融资可得性便利 “三农”、 小微企业、低收入群体等获得生产经营所需的融资,高其经营性收入。另一方面,普惠金融有助于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通过完善金融基础设施,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和保护,帮助广大居民拓展投资理财渠道,提高居民家庭财产的盈利性和安全性,实现家庭财富的保值增值。
农村“三块地” 改革(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2015年下发的《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标志着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进入试点阶段。2015年全国一共批准了15个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试点。
文章阐述中国富人不急于学美国富人捐财产的四个原因:第一,当下中国富人首要的社会责任不在捐款多少。第二,在现行慈善体制下,富人捐财产捐给谁,怎么捐,如何用?也说不清,道不白。第三,中国的税收制度对富人捐款激励有限,对私人基金会的发展很不利。第四,慈善需要专业,富人亦不例外。
本文通过对2002年和2010年居民住户财产调查数据加以分析,从中发现了这一时期中国居民财产分布变化的几个主要特点。首先,这一时期中国居民的财产价值出现了高速增长,即使按照不变价格测量,中国居民人均财产价值的增长率仍超过了同期的人均国民收入和人均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在短短的8年时间内翻了两番以上。其次,中国居民的财产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之一是财产持...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本文认为财产性收入是导致城乡、区域、行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主要因素,从土地收益、住房收益、资金收益分析来看,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重点对象是农民。提高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要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实行差别式税收制,加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本文利用2010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数据,对中国居民的财产存量及其不均等状况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模拟了遗产税政策对我国财产差距的影响,而且我们还区分了不同的遗产税方案设计在财产差距调节方面的不同作用。据此,我们从遗产税实际征收的角度,提出一些有效调节和引导财产分配格局的政策建议。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