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经济地理     检索到  388  条相关信息

从区域和分县两个层面分析2003~2011年武陵山片区区域经济的差异特征和空间关联特征。结果发现,武陵山片区区域经济呈现不断增长态势,但经济基础还很薄弱;区域内经济发展低水平县占多数,高水平县较少且分布分散;整体空间差异在缩小,经济发展空间关联性较弱。最后提出了该区域经济地理重塑的相关战略。

作者:王美霞 丁建军 出版时间:2013-03-01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充分利用区位变迁所带来的各种发展机遇并应对全球化所带来的更为严峻的挑战,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就需要重塑经济地理与发展机制。从这个逻辑出发,本部分首先分析了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重塑经济地理与发展机制的宏观环境,以此为基础接着分析了这片地区重塑经济地理的路径并重新构建了这片地区的发展机制,最后分析了新的发展战略下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目标...

作者:出版时间:2015-12-01

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边境地区,与缅甸、老挝、越南 等国山水相连,拥有4060公里的国界线,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1/5,属于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得益于改革开放、沿边开放等国家发展战略对我国陆路边境地区的空间地理重塑,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不但成为云南省对外开放的前沿以及云南参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经济合作的战略高地,成为我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国际门户与...

作者:出版时间:2015-12-01

作为经济发展与地区收敛的关键要素之一,人力资本不但对促进经济增长、缩小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是任何一个地区重塑经济地理与发展机制的关键。正是由于人力资本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本部分将研究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本缺口与结构失衡对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制约及其突破的路径选择等。

作者:出版时间:2015-12-01

随着中国工业化的深度发展,党中央在“沿海大开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和中部崛起”等四大板块战略的基础上,推进国家战略布局重组,提出“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等四大优化空间布局的顶层战略,实行经济地理的革命性重塑,面向世界强势撬动全面开放的新版块,拓展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空间。“一带一部”是党中央对湖南在新时代国家战略空...

作者:刘茂松 出版时间:2019-05-01

本文阐述了新形势下贵州发展旅游业的战略选择。首先分析了贵州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旅游资源、文化旅游资源、社会旅游资;再者介绍了贵州旅游业的客观限制,包括地理限制、硬件制约、生态限制等;其次介绍了贵州发展旅游业的变化和机遇,包括经济地理地位变化、交通变化等;然后进行了贵州旅游业发展阶段分析,包括贵州当前旅游业的特征、贵州旅游业转型已经启动等;最后介绍了贵州旅游业...

作者:金准 出版时间:2019-12-01

“一带一路”战略的落地和推进,不仅为我国民族地区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必将改变这些地区的经济地理和文化地理格局。民族地区要抓住这一战略机遇,实现从“封闭性边缘”向“开放性前沿”的观念转变,更新区域发展思路,创新区域发展模式与相关机制,发挥经济文化通道和纽带作用,成为跨国区域的经济增长极、战略支撑点与文化高地。由于“一带一路”战略将大大提升民族地区在我国改...

作者:总课题组 李河 张晓明 张春霞 出版时间:2015-09-01

在新时期下,如何应对来自外部的逆全球化呼声,将是一个不得不考虑和研究的问题,引起了各个领域学者的兴趣和关注。除了地区宏观层面的探讨,企业层面理论的突破给予全球化产业间分工新的解释,与传统贸易理论从产业或者同一产业内部之间的差异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问题不同,新新贸易理论从企业的异质性角度对国际贸易进行重新阐释,得到了更为丰富的结论,这也是新新贸易理论的生命力所在...

作者:张其仔 许明 出版时间:2020-11-01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