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从上述文献回顾可以看出,嵌入性模型自提出以来,经历了一个不断演进发展的过程。人们已经达成的共识是,嵌入性不是单一的嵌入性,而是多重的嵌入性,包括社会嵌入性(关系嵌入性、网络嵌入性)、文化嵌入性、制度嵌入性等。尽管关系嵌入性依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学者们对经济行动的嵌入性的研究已经从关系嵌入性拓展到制度嵌入性。
本章主要从廉姆森的关系合同理论、合同治理结构和嵌入关系结构、经营代理人的“二次嵌入”和在中国乡镇企业的关系合同中的应用等五个方面介绍了嵌入性与关系合同。
本文首先指出专业化的社会救助已成为推进西部农村特困儿童社会救助实践的关键,其次分别从理论基础、现实条件以及民族特性三个视角探讨了社会工作体系嵌入西部农村特困儿童救助的必要性。
在其实质上,制度嵌入性乃是一种对行动进行制度分析的视角。上一章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在此基础上,本章将对制度嵌入性所包含的维度进行分析。这些不同的维度构成一个分析框架。它如同一个坐标系,可以让我们对所分析的对象进行定位。
本文主要介绍了号营村的学校教育。首先,分明朝之前、明清时期、1905~1949年、1949年后四个阶段叙述了号营村学校教育的历史演进。其次,以清末民初的私塾教育和20世纪80年代的集资办学的教育实践为依托,分析了内嵌于村落社会的学校教育,探讨了号营村学校教育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最后,从教育产出与学校教育资源分配、学校教育对村社的回馈、跨越城乡的号营学校教育...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