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质对我国的影响轻微,但造成的心理影响不可忽视。应当充分认识核电机组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谨慎选择反应堆堆型,加强和协调环境放射性的监测工作,关注和落实核泄漏产生的放射性碘对甲状腺损害的预防工作,同时加强对核能利用和电离辐射防护知识的普及、宣传力度。
本文是一封要求国家海洋局加快渤海漏油事故处理的公开信。本文首先分析了渤海漏油事故处理的现状,然后阐述了渤海漏油事故的危害,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此事故的建设性建议。
基于2005年4月至2010年12月我国发生的2382起危险化学品事故,从事故发生时间、发生地点、发生环节等方面分析了事故发生的原因、特点及规律。研究发现,近六年来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数量呈下降趋势,石化产业大省是危险化学品事故高发省份,每年3~8月以及一周的周一至周五是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高发时期。通过将各省市自治区石化及相关行业工业总产值与危险化学品事故数...
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了2012年发生在我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的涉旅事故灾难。研究表明,我国涉旅事故灾难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组织程度低的自驾游、包车旅游、以“驴友”为主体的户外探险旅游产生的事故频发,总体形势不容乐观。本文分析了旅游交通事故、登山探险事故、溺水事故、酒店火灾、游乐项目事故等主要类型涉旅事故灾难的特征与原因,对2013年涉旅事故灾难及其管...
事故调查是一项重要和复杂的工作,调查的目的在于挖掘事故发生的真相、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吸取事故教训等。事故调查必须坚持独立、客观、科学和公开的原则,法律要为调查主体的独立性提供充分的授权,调查主体必须具备专业素质,调查的程序要科学严谨,调查的过程和结论要公开等。通过“7·23事故”调查的案例,发现我国事故调查的法制需要进一步修改、事故调查主体的独立性...
近年来,世界各地公共场所人群踩踏事故多发,其中不乏造成严重伤亡的踩踏事件。地铁是人群踩踏事件的易发场所,对地铁人群踩踏事故进行预警,并采取有效的应急疏散策略,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以北京地铁人群踩踏风险防控措施及存在问题的调研分析为基础,构建了基于视频图像的地铁踩踏风险预警系统框架,提出了预控、预警、预案的地铁人群踩踏风险三预原理,提出了两阶段预警预案...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