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索加地区生物多样性持续退化的直接原因是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过度影响,而根本原因则在于相关利益群体对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不够,缺乏把生态保护融入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和实施的经验,缺乏必要的资金和技术,缺乏社区平等和主动参与保护的意识,缺乏综合性的土地利用功能规划,人力资源不足,社区基础教育条件差,缺乏获取其他经济创收的途径以及社区服务和保障体系不健全等。
长期以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受到经济落后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双重困扰。那么如何实现边疆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呢?不仅要提高经济发展水平而且要加强生态治理。本研究以云南藏区农村社区中服务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个社会组织为研究对象,探索当地政府在自然资源的保护中如何与社区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形成合作治理模式,既保障了当地村民的生计也实现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保护和发展是“鱼和水的关系”;只有保护好资源,才能发展;经济发展了,保护工作才有动力;保护栖息地符合“生态立县水电强县、旅游兴县”的发展战略;经济发展也是首要工作,保护与发展将是平武县长期面对的问题,关键是如何解决;没有替代资源满足当地人的烧材、放牧需求,就不能从源头上解决保护的问题;保护工作不一定仅局限于建立保护区,可以拓展思维,如在黄土梁打通隧道,也是一...
共管也被称为参与式管理、合作管理、共同管理,是管理自然资源的一种多元化方法。进行自然保护区和社区资源共管,就是让社区村民成为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资源保护和利用的主体之一,促进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使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
草海合作项目广泛地使用了参与式方法。实践证明,参与式方法的运用是项目合作各方改变工作态度和方法,促进农民积极主动参加社区发展和草海保护,从而实现上述策略的基本保证。
本文内容包括: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实施社区共管理念的确立、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实施社区共管的实践过程、松茸资源管理是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实施社区共管的有效途径、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分析。
本文以FCCDP在思茅的三个保护区如何协调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关系、建立社区共管机制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
以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的共管体制研究为切入点,将青山垸已经实施的社区共管体制为本案例的研究对象,探讨在社区发展矛盾大、管理部门多、人口流动性强、开放性的湿地保护区实施社区共管的有利因素、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核心矛盾以及梳理出在法律保障、政策支撑和管理体制方面的迫切需求,并尝试分析在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建立科学合理的社区共管模式的必要性和推广的可行性,具有十分明...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