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社保体系转型     检索到  13603  条相关信息

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在于,通过社会共济预防贫穷、减少不平等和增进社会包容。与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相匹配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还要兼容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就业的目标。中国社保体系内含的多轨制,使得公共部门就业者特别是公务员保护过度,农村迁移劳动者特别是其中的非正规就业者保护不足。因此需要通过制度整合,给予所有社会成员适度的社会保护。首先,整合城乡民政部门和扶贫系统,发展...

作者:朱玲 出版时间:2015-02-01

文章首先介绍了中国社保基金的缺口问题。其次研究分析了划拨国有股充实社保基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划拨国有股充实社保基金的途径。最后,文章为稳妥开展社保基金投资运作提出若干建议。

作者:王延中 胡继晔 出版时间:2004-12-01

2010年,辽宁围绕民生重点工程,出台了多项惠民政策,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并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绩。全省的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迅速。面对新形势,尽管目前的社保体系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但随着制度的完善、体系的健全、管理的加强,2011年全省社会保障事业将步入更加全新的发展阶段,并将进一步发挥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人民利益的作用。

作者:张媛 出版时间:2011-11-01

作为内陆省份,湖南省面临着如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问题。因此,建立湖南科学合理的城乡一体化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有利于湖南科学判断和合理把握城乡一体化进程;二是遵循城乡一体化进程演进规律,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有利于全面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三是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作者:周海燕 出版时间:2006-02-01

辽宁的资源型城市基本建立了科学有序的接续替代产业,地区经济同比攀高向好。但仍未完全摆脱对资源性产业的依赖,环境欠账沉重是城市发展的羁绊,财政匮乏、社会保障脆弱是社会发展的短板,就业、再就业,厂办大集体问题是社会稳定与否的症结。建议国家尽快实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着手研究论证《国家反哺资源型城市》政策...

作者:毕德利 尹文涛 出版时间:2011-11-01

转型发展是河南“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转型发展,要统一思想认识,解决“想不想转”的问题;谋划方略和大计,解决“能不能转”的问题;寻求路径和方法,解决“敢不敢转”的问题。同时,应采取一系列战略举措: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城镇化步伐,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加快技术进步,构建自主创新体系;推进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作者:喻新安 出版时间:2011-01-01

文章从经济转型的视角,对当前的弱势群体和社会安全网进行了研究。首先,文章讨论了“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2006年至今),中国政府针对弱势群体保障在社会安全网建设上的观念创新。然后,文章分析了中国社会安全网建设近年的发展和存在的不足,同时介绍了中国政府在社会安全网建设上的一些创新实践。文章最后探讨了中国社会安全网建设的发展趋势和重点领域,认为未来中国社会安全网...

作者:丁开杰 出版时间:2008-03-01

本文介绍了2011年北京市西部地区转型发展扎实起步的措施。首先,建立四大机制,全力支持西部地区转型发展;接着强化生态环境优先建设,有效彰显“生态京西”品牌效应;另外,加快构建,基础设施框架体系,不断提升西部地区转型发展的基础设施承载力;然后,全面启动“一核、两区、三带”规划建设,加快引进培育新兴产业;之后,坚持科技、文化创新双轮驱动,加快构建京西现代产业体系...

作者:邸加萍 徐逸智 张莉 刘震 出版时间:2012-05-01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