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湿地是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被称为“地球之肾”,是众多水陆动植物的栖息地,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的基本屏障。2015年,我国提出2020年的目标是,全国湿地保有量达到8亿亩,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55%。目前,我国湿地生态功能仍在减退,湿地保护仍面临较大压力。本文包括三节,第一节阐述湿地的概念和类型,第二节概述我国湿地的状况,第三节评述我国湿...
江苏省盐城地区拥有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边缘面积最大的沿海淤泥质滩涂湿地和大面积湖荡湿地。盐城滨海湿地是十分重要的生态资源, 为我国乃至全球多种濒危物种, 尤其是珍稀水鸟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 在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贵州省湿地总面积17665平方千米,占贵州省土地面积的10.03%,占中国湿地总面积的2.8%。飞速发展的经济、水资源的污染、湿地保护意识的缺乏使得湿地资源保护的现状令人忧心:湿地面积大幅减少,湿地质量明显下降,生物多样性也遭到严重破坏等。这与贵州省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及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主旨相悖。目前,贵州省尚未形成湿地专门立法,现有相关湿地保护立法散见于...
洞庭湖是我国吞吐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泊,是长江中游最重要的集水湖盆与调洪湖泊之一,也是宝贵的国际湿地资源与“长江之肾”,对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物种保全、航运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或缺、举足轻重的作用。岳阳市邻湖而建,拥有洞庭湖近3/5的水域面积,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中地理位置最突出、湖泊功能最显著、经济体量最大的城市。作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主战场,近...
保护、恢复和促进可持续利用陆地生态系统,是《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17个目标之一,彰显出未来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必将是以陆地生态系统保护为前提的发展战略。陆地生态系统正面临自然资源枯竭和环境退化产生的不利影响的挑战,其中,超出生态系统承载力的人类行为是最重要的原因。本书围绕《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框架中陆地生态系统保护的总目标和具体指标,从森林生态系统...
黑龙江省已建立国家级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8处,省级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32处,保护区面积达330多万公顷,已将76%的天然湿地纳入保护管理范围。其中有6处国家级和11处省级湿地类自然保护区位于三江平原区内。目前,三江平原湿地保护的主要策略有:通过立法手段保护湿地资源;成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湿地资源;引进国际资源,开展湿地资源保护的国际合作;进行小流域.环境治理扼制湿...
草原生态系统是我国陆地上分布最广泛的生态系统,北方草原近300万平方公里,对于发展畜牧业、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土和维持生态平衡有着重大的作用和价值,对我国华北和京津地区具有重要的生态屏障功能。2015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快推进基本草原划定和保护工作,科学划定草原生态红线,修订《草原法》;2016年进一步将草原生态...
开展城市湿地生物多样性研究,对于保护城市湿地、促进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鉴于此,本文在成都市范围内选择典型的湿地开展了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典型湿地中有湿地植物61科147属200种,鸟类28目64科243种,小型兽类3目5科15种。典型湿地植物以湿生植物为主,占湿地植物总数的91.50%;典型湿地鸟类(游禽和涉禽类)占湿地鸟类总数的3...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