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提高消费率一直是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重点。最近几年来,在诸多政策的刺激下,国内消费市场趋于活跃,增速也在不断加快。本文主要分析了2005~2009年中国的社会消费情况以及消费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
近年来,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来自政府主导投资,而与此同时,居民消费水平尽管有所提高,但效果仍不尽如人意。消费需求若难以继续扩大,则政府主导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便缺乏后劲。借鉴西方国家的发展经验,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应该逐步从政府主导型投资转化为居民消费和民间投资,其中当务之急仍然是扩大内需,大力促进居民消费的发展。
河南消费需求的作用在中部地区名列前位,在全国处于中上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有待于进一步发挥;应从改变消费观念、提高消费收入、减少消费不公、增加消费供给、改进消费环境、培育消费热点、完善消费保障等方面进一步提升。
●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扩大了对初级产品的需求,扭转了长期以来世界初级产品对制成品相对价格下降的趋势,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出口的大量廉价制成品提高了全球消费者的福利水平,世界分享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成果。
本文首先对旅游产业链进行了分析与界定,接着介绍了数据调查与统计处理情况,第三部分进行了旅游与相关行业的关联,然后分别研究了旅游乘数效应、旅游创造的总增加值及对经济总量的贡献、旅游消费对居民收入的贡献、旅游对财政收入的贡献、旅游对社会就业的贡献。
本文首先介绍了消费和谐论的相关理论知识,接着分析了科学发展观与消费和谐论,最后研究了实现消费和谐的路径。
生产函数法测算科技进步贡献率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方法,实证模型在CD生产函数的基础上依据新增长理论建模思想,一是修平了科技进步贡献率时间序列,二是把科技进步分解为人力资本、研究与开发、产业结构、单位能源效益和信息化五大因素。并用主分量回归方法对中部六省2001年至201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参数估计,最终把中部六省科技进步贡献率分解为人力资本、研究与开发、产业结构...
本文首先阐述了关于指标选择问题:分析了为什么要选择不变价指标,为什么选择国内生产总值(GDP);其次介绍了居民收入增长状况:1981~1998 年居民收入增长的总体状况; 影响居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分析。然后阐述了消费增长与消费率及储蓄率的变化:“七五”以来中国消费增长与GDP增长的基本格局;关于其他制约消费增长的因素分析。最后介绍了19 86~1998年积累率...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