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济源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聚焦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公共文化、科技服务、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城乡环境七个关键领域,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济源的经验在于坚持以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顶层设计为引领,以消除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性歧视为前提,以回应城乡居民对公共服务的热切期盼为核心,以提升城乡公共服务资源的同质化水平为目标,以打通公共服务均...
发展循环经济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路径,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作为河南省循环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济源始终践行新发展理念,深耕循环经济产业,以有色金属及深加工为主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以“产业协同、耦合发展、低碳循环”为路径,构建起“矿石—工业废渣—绿色冶炼—铅锌铜电解—精深加工—城市矿产—再生有色金属”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产业集群耦合共...
新型工业化是“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主导,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近年来,济源市坚持把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加快发展的重中之重和第一要务,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路子,取得了明显成效,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实践意义。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后,河南省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提出《河南省十二五规划建议》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这两个全新的纲领性文件指明了河南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济源上下正在科学谋划“十二五”发展,就济源主动融入中原经济区发展本文展开分析研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济源经济在快速发展中积累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集中凸显,全市经济一度探底到历史最低水平;虽然在各种政策作用下出现短暂的回升,但在内外需基础不牢和国内政策的双重因素影响下,经济持续低迷。全市经济增长也由连续多年领跑全省18个省辖市降到目前力保目标的尴尬境地。本文对济源经济在转型调整期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
济源市工业经济具有明显的投资拉动特征, 投资效率较低;能耗偏高, 高耗能行业已成为济源市工业利润的主要支撑;高技术产业行业覆盖面窄, 占工业比重偏低;规模化水平及生产集中度低。促进济源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有立足实际, 科学规划循环经济发展蓝图;落实科学发展观, 转变经济发展观念;充分发挥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