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流域生态补偿是国内外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通行做法。湖南江河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完善全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意义重大。根据国内外的实践进展,结合湖南实际情况,建议从健全机构运行机制、完善资金管理机制、探索奖励补偿机制等方面发力。
在国家《生态补偿条例》的制定上,发改委也面临着挑战,这些挑战有:第一,完善和加强环境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框架(或者至少在行政和管理方面不出现新的冲突);第二,保持政策的灵活性和预见性,如有可能,可影响中国整个环境管理机制改革,特别是在流域管理方面。针对这些挑战,本知识产品对《生态补偿条例》中水资源方面的设计提出了三点建议。
由于生态环境破坏和资源损耗严重,山西亟须探索新的生态补偿机制。本报告通过对煤炭产量和各项环境损失的时间序列分析,判断出山西煤炭资源开发处于生态补偿的有效阶段,继而依据生态系统演化规律和动态补偿机理提出了相应的补偿措施。
粮食主产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失去了一些发展机遇。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农业强国等战略背景下,促进粮食主产区集中力量从事粮食生产,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为解决如何促进粮食主产区集中力量从事粮食生产问题提供了战略思路。建立粮食产销区...
本章首先从生态扶贫开发取得的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方面分析了湖南生态补偿脱贫的现状,其次从绿色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与保护模式两方面分析了优化生态扶贫开发的模式构建,最后提出了湖南省生态扶贫开发的政策建议。
中国的西部地区不仅贫困问题突出,同时也基本上是生态脆弱区或者环境与资源基础薄弱地区,处于环境退化与贫困的双重困境之中。西部地区为求经济发展的开发活动与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之间存在着现实的矛盾,其主要原因源于脆弱生态地区的生态保护和生态受益地区的利益是割裂的。从生态服务流和生态价值流动的角度,我国西部地区因生态环境建设而受到的福利损失包括发展机会损失理应从受益者...
本文论述生态补偿的基础理论。第一,探讨生态补偿的概念,简要分析我国生态补偿政策和实践进展,论证生态补偿的环境经济学理论基础,如外部性理论;第二,分析生态补偿政策的评估标准,即效率、效果和公平的含义,论证生态补偿的目标或综合评估标准,即生态补偿实现生态保护的效果、效率与公平等目标的理论依据,并综述以往实证研究的结论等。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